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點頭道:“好,算你說得有道理!
那朕問你,權勢這一方麵你解決了,親情方麵你又如何維係?
你要知道,親情一旦沾染了權勢,那就會變質。
普通人家,兄弟之間為了爭奪那點家產,也同樣會各種陰謀詭計齊出,甚至殺人都屢見不鮮。
全天下都是如此,你又如何解決?”
“父皇不是已經看到了嗎?”李承乾反問。
“朕看到了什麼?”李世民皺眉。
“就剛剛那樣,也就是你眼裡的所謂沒規矩!
他們從小時候,我就陪著他們做遊戲,我就陪著他們嬉鬨。
在懵懂的年紀,他們就會覺得我很好。
即便漸漸開始懂得人情世故,漸漸開始懂得地位高低,他們也會把我視為依靠。
一開始的時候,任何事情可能都會跟我分享。
我會根據他們這種純粹的想法,去分析其中可能隱藏的危機。
反正任何大問題,都是從小問題開始的。
舉個例子,比如我的一個兒子跟另一個兒子,為了一隻蛐蛐打起來了。
在大人看來,這是極小的問題。
要麼各自打五十大板,要麼不予理會,要麼就根據親疏來定,要麼就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就這麼幾個選擇。
父皇,你是屬於根據喜好來定,根據你自己自認為的英明神武來定,所以才會走到今天,但我不會!”
“那你怎麼定?!”李世民怒道。
雖然某些事情,李承乾從來不避諱,卻不代表李世民不會生氣。
“由於我跟他們的關係好,他們肯定就會來找我做主。
若那蛐蛐原本無主,我的處理辦法很簡單,讓他們兩個打一架!”
“啊?”
長孫無垢捂嘴,滿臉驚訝。
“母後,道理很簡單,讓他們自己爭,不要依靠我或者他們的母妃。
就這個道理,我曾經還在科舉上出過一道相似的題。
就是路遇兩個三到五歲的小兒打架,該怎麼做。
小孩子之間的矛盾,非常的單純和簡單。
如果大人偏幫,被欺負的那個就會記在心裡。
而被偏幫的那個,就會有恃無恐。
這兩者,對兩個孩子都不好。
讓他們自己打一架,他們最多記恨彼此,輸的那個會想儘辦法贏,贏的那個也會想儘辦法保住自己得到的。
由於沒有外力的介入,他們就會各自想辦法,會變得獨立而自強。
哪有小孩子之間爭搶東西,會記恨彼此一輩子的?
真正因為爭東西而記恨彼此一輩子的,必然是父母出麵偏幫造成的。
一次兩次三次,他們就會漸漸明白,一切都隻能靠自己。
如此,他們就不會變得軟弱可欺,也不會變得工於心計,而是會從各方麵努力充實自己,讓自己得到的東西誰都搶不走。
也同樣會讓他們,想要得到某些東西,就自己去爭。
這樣做,唯一不好的後果,就是可能會爭得太過。
比如仇恨彼此,甚至恨不得把對方除之而後快。
這就要靠皇帝去識彆,然後針對性的處罰,那個被仇恨迷了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