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現在對魏征的觀感,是越來越不好了。
主要是這家夥太分不清形勢,做人特彆一根筋。
本來做人一根筋沒問題,這也算一種才能。
要不然,李承乾也不會讓他去管吏部。
畢竟官員的升遷,是最喜歡走後門的。
他作為皇帝,又不可能每個官員的升遷都管,也管不過來。
有魏征坐鎮吏部,至少會少些這樣的事情。
或者說,能夠走後門的,都是一些比較小的地方官。
隻要親自經過魏征手的,他肯定不會被賄賂影響。
沒想到,這家夥還是不安分。
李承乾雖然不知道他想乾什麼,但從他現在的表情上,就能看出來他是想找麻煩。
魏征義正言辭,大聲道:“陛下給的《關於大唐製度改革試行辦法》此書,乃妖邪之書!”
房玄齡眉頭一皺,側頭看了一眼已經走到百官中央的魏征,眼中蘊含著濃濃的警告意味,魏征卻視而不見。
百官之中,一大部分心中雀躍,果然魏征還是魏征,不但依舊頭鐵,而且這次是為他們代言。
如果不是時機不合適,他們都要想大喊加油了。
誰都不是蠢貨,還真能看不出來,那所謂試行辦法之中,透露出來的種種‘妖異’?
就算原本看不出來的,三五個好友一聚集,隨便一討論,就能大概明白了。
“嗯,妖邪在何處?”李承乾平淡無比的問。
“第一,官乃父母官,何時有民監官,子規父之理?”魏征大聲的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以前沒有,以後就不能有嗎?”李承乾也反問。
“陛下,魏征請教,此是何道理?”
“道理,這個道理不是一直就存在的嗎?”
“請陛下言!”魏征依舊強硬。
李承乾身體前傾,微微俯視的魏征,聲音洪亮卻平淡。
“魏征,你說沒有民監官,子規父的道理。
那你為何頂撞朕?
朕,難道不是你的君父嗎?
若是沒有民監官,又是哪裡來的官規皇帝的道理?
哦,官上規皇帝,下監黎民?
難道不應該是,民監官,官監帝,帝狩民,如此循環的?
反倒是官監兩頭,自身逍遙自在?”
這一番話,直接從根子上破了魏征之言。
你說沒有兒子給父親定規矩的道理,那你作為一個官員,為何敢給君父定規矩?
你說沒有民監督官員的道理,那為何作為官員你要監督皇帝?
你作為官員,站在中間想要兩頭通吃?
上想要架空皇帝,下想要壓製黎民?
史官坐在角落,興奮的記錄著。
這種事情,是最被史官喜愛的。
魏征感覺自己被敲了一棒子,他怎麼又沒想到這種角度呢?
終究,他太一根筋。
要說魏征有才,那是確實有的。
但要說他有多大才,還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