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對方能夠做到,李承乾又不是容不下這麼個和尚。
對於皇帝來說,從來就沒有好和壞,隻有能不能用,合不合用。
這個可以稱之為大局觀,長遠目光。
好一會兒,玄奘才呢喃道:“阿彌陀佛,貧僧有疑,請陛下指點。”
“法師請講!”李承乾點頭。
“陛下想做什麼?”玄奘突然目光灼灼的問。
李承乾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商周甲骨文中已有帝令雨的記載,周代《尚書》將天命與德政綁定,形成以德配天的統治邏輯。
楚地東皇太一、齊地八神與中原昊天信仰並存,形成萬神共治的多元格局。
東漢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將老子神化為太上老君,太平經提出天君概念,初步構建以玉帝為核心的官僚體係。南朝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確立元始天尊為最高神,玉帝位列太極金闕帝君。
玄奘法師,這些你清楚嗎?”
“阿彌陀佛,陛下智慧如海,不曾想連這些都有了解!”
李承乾微微笑了笑,繼續說:“《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北海之內有幽都之山,描述為黑水環繞的神秘之地,但尚未與死後世界直接關聯。
《楚辭·招魂》提及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約等形象暗示地府雛形,但缺乏係統化的刑罰體係。
東漢佛說十八泥犁經首次係統描述十八層地獄,將地獄分為光就居獄、居虛倅略獄等類型,每獄對應不同罪行。
南北朝時期長阿含經細化八大地獄與十六小地獄,形成因果報應理論。
玄奘法師,這些你又清楚嗎?”
“阿彌陀佛,貧僧略知一二!”
玄奘心中很感歎,就算李承乾是有意查的,這也不是個簡單的工程。
李承乾點點頭,然後正色道:“換句話說,經過曆史的演變,道教漸漸形成了一個,可以稱之為天庭神仙的體係。
而你佛教,漸漸形成了一套地府冥係。
道教的神仙,主張的是逍遙自在,飛升成仙,這也是道教為長生而努力的具象化。
地府的冥神,也就是你佛教,是以善惡有報,因果報應為核心,創建了一個輪回轉世的體係。”
“阿彌陀佛!”
這一聲阿彌陀佛,玄奘說得非常重。
似乎直到這一刻,他自己才明了,這其中的種種因果。
以前的話,都是隻鱗片羽,甚至他自己都沒有想過這些。
沒想到,從形成的開端,到形成的路徑,都被李承乾給找出來了。
甚至連他們未來的意圖,都看清楚了。
這實在是,可怕到無法言喻!
“玄奘法師,還記得朕剛剛說的天道、地道和人道嗎?
道教形成了神仙體係,歸屬於天道。
佛教形成了冥神體係,歸屬於地道。
那麼天地人三道之中的人道呢?
人天生靈智高絕,為萬靈之長,人道即為萬物眾生之道。
眾生喜笑顏開,則人道繁榮昌盛。
反之,人道凋零。
天壓地,地孕育萬物,萬物以養人。
人頂天,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那就人定勝天。
《尚書·大傳》以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強調技術貢獻。
《風俗通義》將伏羲、女媧、神農列為三皇,突出創世神話。
《史記·秦始皇本紀》首次將泰皇人皇)納入官方體係,與天皇、地皇並列。”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