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陛下……你,你要做第四代人皇?!”玄奘結巴道。
李承乾突然麵無表情,自斟自飲了一杯酒。
淡淡道:“人皇,那是後人對前人的評價。
就如同史書,那是後朝對前朝的評價。
朕做不做人皇,能不能成為人皇,那是需要後人去評價的。
朕隻是覺得,第四代人皇應該做的是,讓天下人人如龍,人定勝天!
不管神佛也好,天災也好,通通要屈於人之下。
人,隻要有用的神佛,沒用的都會把它們埋葬。
三生萬物!
萬物者,包容一切,讓一切有序運轉,越來越繁榮。”
玄奘明白,李承乾是用神佛來比喻他們佛道兩家。
有用就用你們,沒用就把你們埋葬,這就是人道。
人道,與天地一切抗爭,不允許被神佛壓製。
哪怕你是真的神佛,也必須要對人有用,人才會留著你。
而且這個三生萬物的例子,舉得太好了。
人文初祖軒轅黃帝是一,他凝聚了文明的初始。
打下神權的帝辛是二,因為他讓神權再也沒有辦法壓下人權,形成人權和神權相互侵占的局勢,為百花齊放奠定基礎。
始皇帝是三,這個三指的是構架的穩定,也就是皇權郡縣製。
那麼接下來,該輪到三生萬物,萬物化生的時候了。
玄奘撥動念珠的手在顫抖,他是真的開始理解,李承乾要做什麼了。
“法師,這是曆史的滾滾大勢,任何人都阻擋不了!
誰要是敢阻擋,必將被這股大勢,碾壓成飛灰,成為曆史的塵埃。”
大唐這個時代,形成了太多的東西的概念,包括外國人對華夏的印象!
這是曆史上諸位先賢的成果,也是曆史的滾滾大勢。
包括佛道兩家,基本完整的天庭和地府理論,都是在大唐這個時期形成的。
比如說再往後一點,曆史上的話,那位現在的禦史中丞唐臨,在他晚年寫了一本誌怪小說,寫的是跟地府有關的事。
那本書,叫做《冥報記》。
那本書,算是徹底把地府的概念給完善了。
以李承乾的角度來看,倒像是在大唐後期,曆史突然被什麼東西影響,突然給拐了個巨大的彎,瞬間閃了腰。
而他現在做的事情,才更像是滾滾曆史大勢,應該出現的一幕。
他不知道,這一切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甚至無法去猜測,那平時不聲不響的係統的來曆。
但他有深刻的預感,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對的。
現在,大唐這個時期,應該是第四代人皇出世的時候。
不能再像曆史上那樣,突然間被腰斬,然後一直後退,直到那所謂的近代,才漸漸重新翻盤。
大唐這個璀璨的時代,不應該被影響和腰斬,而應該三生萬物,形成萬道!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