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開始的那些話,隻是讓百官有所意動的話。
那最後一番話,就是打在了他們的死穴上。
彆的皇帝,他們不知道對方能活多久,還可以熬一熬,等一等。
但李承乾這個皇帝,不敢想的都認為,起碼可以活到百歲。
敢想的甚至認為,李承乾可能能夠長生不老。
這種情況下,彆說自家的兒子,就算是孫子,孫子的孫子,說不好都得在李承乾手下當個差。
都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就算五世同堂,都逃不過李承乾的手。
這種情況下,誰能夠保證,就算自己不出錯,自己的兒子孫子,孫子的孫子都不出錯?
雖然李承乾已經好久沒動刀了,可不代表他提不動刀。
名留青史先不說,子孫傳承才是頭等大事。
“運氣不好,抄家滅族,近在眼前!
孰優孰劣,諸位愛卿可以自行想想!”
這番話,屬實不是一般的嚇人。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隨著膽子小的開始應和,更多的官員跟著應和。
反正他們沒有走上那麼高的位置,雖然有所留戀,可相比較而言,他們更加想要的是家族傳承。
雖然還有些人咬著牙不應和,可是這種大多數人都應和的情況下,少數人已經無關緊要。
除非,誰能夠明確提出反對意見。
李承乾笑了,他要用堂堂大勢,碾壓了百官的私心。
至於所謂的天子門生,有與沒有都無所謂。
天子門生,本身就是不靠譜的,也就是一個名頭罷了。
在華夏文明的關係網之中,古代最靠譜的是至親,緊跟著是師生,然後是外戚……
總而言之,最後才輪到皇帝跟臣子。
君不見,哪怕是開始和開國皇帝打江山,能夠為皇帝拚命,能夠擋刀的臣子,大多最後也會離心離德,甚至反過來被皇帝砍了嗎?
李承乾舉起雙手,往下虛空壓了壓,等百官靜聲之後,這才說道:“既然諸位愛卿都同意,那麼本屆科舉就是最後一屆。
下一屆科舉開始,不再進行殿試,而是以各部門報考為主。
合格的錄取,不合格者再考!
考公製度,可以一年一考,也可以半年一考,各部門根據自己的需求來,來說下一件事。
關於盛世,諸位愛卿都說說,應該做到哪些方麵,才算得上真正的盛世?
再或者說,有哪些方麵的成就,才算得上是盛世?”
百官心中一動,忍不住在心裡暗想:“李承乾這又是想搞什麼大事?”
因為每次,李承乾一旦拋出一個全新的問題,就會出現一個龐大的計劃,讓他們疲於奔命。
“陛下,臣以為,武將敢死,文臣敢諫,就是盛世的標準。”
“陛下,臣以為,民生富足,百國朝貢,這就是盛世。”
“陛下,臣以為……”
“……”
遇到這種發言的機會,地位低一點的官員真的是各抒己見,一個比一個聲音大,就希望自己能在李承乾眼裡留個印象。
畢竟站在朝堂裡的,總共加起來得有差不多兩百個官員,絕大多數都是背景板。
遇到這種機會,不踴躍發言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