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春晚的舞台上,有最原始的舞台燈光。
就是一個鐵球,可以旋轉的,裡麵放著一個大瓦數的燈泡。
緊跟著,鐵球的外麵有一些比較大的孔洞,孔洞之中蒙著各種顏色,比較透明的紙張。
通過那種大瓦數的燈泡,把光芒投射出來之後,就會變成各種顏色的光。
這種光,屬於是最原始的舞台燈光。
不過現在這個時代,能夠做到這一切,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
這一切,可都是他親自督辦的。
節目上,也是他親自選定的。
不過因為時代不一樣,經曆也不一樣,他沒有搞什麼主旋律,一切以開心為主。
等待之中,新鑄造的大鼓,還有號角的聲音響起。
渾厚的號叫聲,讓人心跳都跟著跳動的大鼓聲,再加上悠揚的笛子聲,幾乎傳遍整個長安城。
即便是因為各種緣由,沒有到來的百姓,大多也能夠隱約聽到。
大鼓和號角,組成了渾厚的音樂,就像盛世大唐,巍峨雄壯。
悠揚的笛子聲,就像那文化的脈絡,鑲嵌在這盛世大唐之中。
陰陽結合,陽剛中透著柔美,雄壯中透著委婉。
這一首開場的純音樂一出來,就能調起人心中的熱血。
演員們伴隨著這三種樂器出場,第一個節目就是演繹中華文明。
從一開始的,圍著獸皮草裙,追逐人偽裝的各種大型猛獸開始。
到後來的刀耕火種,再到後來的燒製各種東西,然後是戰爭。
緊跟著又是各種各樣的工具出場,各種扮演的文人揮毫潑墨,扮演的武人各種戰鬥,表演著曆朝曆代變遷的過程。
雖然本身是啞劇,但伴隨著樂器的音調,那一幕幕的畫麵,就好像從遠古走到如今。
隻是這第一場,就讓百姓都能從無聲之中,感受到從古至今的變化。
隨著第一場落幕,李承乾拍起了手掌。
緊跟著,現場響起了越來越熱烈的掌聲。
第二場是七德舞,也就是後世知名的秦王破陣樂的改編版,是李世民自己親手改編的。
把這個放在第二場,代表了大唐武在前文在後,是一個武德充沛的國家。
第三場,是屬於胡旋舞,從西域傳入長安之後,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相當於是少數民族共同的舞蹈。
這一場,展現的是文化的包容。
第四場……
另一邊,李象所在之處,他是坐在第五排,相當於在最高的地方。
畢竟他現在的身份,是屬於商人。
雖然說,大唐比較開放,可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畢竟長久以來,已經習以為常的士農工商四個等級,商人排在最後一位,作為商人就要對客人笑臉相迎。
不管誰來了,都是這樣的表現,自然就更顯得卑微了。
從皇宮出來五年了,時間不長也不短。
似乎正在昨日,又好像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他的心思並沒有在表演上,而是遠遠的遙望著,那被隔絕起來的一塊地方。
儘管黑夜中看不清,但他知道,自己的父皇就在那裡。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