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時期,刺史每年十月後,都要去長安述職,參加元日大朝會。
這個製度,是從隋朝就開始的,叫做朝集製度。
不過,這個製度,邊州或者要州的刺史不參與。
因為邊州和要州的刺史,本身就相當於是朝廷絕對信任的。
這個製度,也是為了確保刺史必須要認得皇帝,認得朝中大員。
表麵的意思,是為了當麵接受來年的政令,避免政令在傳遞的過程中出錯,導致出現大問題。
刺史這個官職,已經相當於是地方的最高長官,類似於後世的省長。
這個級彆,都可以稱之為封疆大吏了,在小心都沒錯。
隻不過,這封疆大吏也有大有小。
最小的州府,一般也就兩萬戶左右,大約八到十萬人,也就當人家大州府的一個州城。
所以,薛仁方是認識李承乾的。
在貞觀時期,為了確保中央對地方的控製,李世民甚至把所有刺史的名字,還有他們所掌管的州,全部寫在身邊的屏風上,以便於時時查看,回憶一下。
畢竟大唐的州府太多了,那可是整整三百六十個州。
薛仁方這一跪,把其他跟著一起來的人嚇了一大跳。
等反應過來之後,也是立馬就跪下,高呼——陛下萬年!
他們當然是沒有見過李承乾的,但他們不懷疑。
畢竟這種事情,沒有人可能會造假,何況還是堂堂的刺史。
再說了,換到往常他們可能不相信,李承乾這個皇帝居然跑到他們這地方來了。
可今年不一樣,皇帝確實出來微服私訪來了,這事各地都是知道的。
這些情況疊加起來,沒有一個人懷疑,大家瞬間就跪了。
本來在這個時期,除非是特殊慶典或者自認為犯了必死的大罪,否則也沒必要跪皇帝,最多彎腰到九十度。
不過李承乾這突然出現,確實是把他們給嚇到了,這一驚之下可不就跪下了嗎?
“平身!”李承乾淡淡道。
“謝陛下!”
大家緩緩起身,都感覺到李承乾的聲音中,似乎蘊含著些怒意和冷意,大家心裡都紛紛猜測起來,也忐忑不安起來。
“帶路!”
薛仁芳微微一愣,隨後明白過來,趕緊引路,把李承乾等人,引向平時辦公的大殿。
來到大殿之後,李承乾毫不客氣地坐上了主位,又把右半邊讓給楚慕希。
至於其他那些貴妃嬪妃,就隻能暫且站在他身後了。
看到這一幕,薛仁方再次行禮道:“拜見陛下,拜見皇後,拜見各位娘娘!”
雖然他沒有見過,可能跟皇帝坐在一起,歲數又在這裡,不是皇後不可能有其他人,就是不知道是哪位皇後。
畢李承乾可是有兩位皇後的,但哪位都無所謂。
“拜見陛下,拜見皇後,拜見各位娘娘……”
他身後那些官員也反應過來,趕緊再次拜見,隻是這次沒有跪下。
“都平身吧!”楚慕希道。
好歹她也做了五年皇後了,也不是當年那個小乞丐了。
至少一年一度的元日,她也是要接受百官朝拜的。
人嘛,在一個位置上坐久了,很多東西自然就習慣了。
“謝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