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過去,終於來到李承乾歸來之後,第一次朝會。
李象穿上了自己的皇子官服,在侍者的引導之下,來到了等待的群臣前方。
看到突然出現這麼個青年,還被侍者引導著站在了前麵,群臣先是一驚,再確定對方衣服上的圖案是龍形,並且擁有四爪後,大家瞬間明白了。
沒有想起來的人以為,這是李世民的某個孩子。
想起來的人瞬間明白,這應該是那位,都快要從記憶中遺忘的,李承乾的庶長子。
隻是,為何一個庶長子,今天跑到這裡來,看這樣子還要跟著一起上朝,他們就不明白了。
要說是嫡子的話,這代表著上朝聽頌,更或者冊封太子什麼的。
雖然百思不得其解,但李承乾做事往往出乎預料,而且他們也管不了,隻能在心中猜測。
當然,沒有任何一人說話,因為在這個地方亂講話,是屬於破壞紀律的行為,會被記小本本的。
被記了小本本,這後果就可大可小。
如果皇帝不在意,那就屁事沒有。
如果皇帝在意,就憑著這一條,就足夠降職了。
還有彆的事情的話,貶官甚至砍頭都有可能。
李象感覺如芒在背,但他腰背挺直,目不斜視,直直的看向了台階上方的含元殿。
雖然他心中很忐忑,但他一點都沒表現出來。
伴隨著時間慢慢流逝,一聲鐘鳴之後,百官開始登上台階。
李象也隨之起步,始終保持著比房玄齡低半個身位的距離。
他是皇子,按理來說在身份地位上,是比房玄齡這個宰相要高的。
可他是庶子,而不是嫡子。
並且,除了規矩之外,也得顧及一些人情。
因此,他是走在房玄齡側後方的。
如果是嫡皇子,那就可以跟房玄齡平齊走。
如果是太子的話,就有資格站在房玄齡前麵了。
相當於他一個人就是一個梯隊,並沒有跟百官混在一起。
百官步入含元殿,按照自己原本的站位站好,李象則是在側後方一些。
聽訟,這個名字就可以表明,隻需要帶耳朵,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想要發表意見,必須是參政。
當然,如果皇帝臨時提問,那就可以發言,否則就相當於一個隱形人。
李承乾跟李象說得很清楚,他隻需要站在這裡聽,然後把自己的見聞和想法,寫成奏疏遞交給李承乾,接受李承乾的指點或者批評。
百官站定之後,再次等待李承乾的到來。
首先到來的是一個太監,手裡持著鞭子,這叫做靜鞭。
他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之後,朝著麵前的空氣揮舞了三次鞭子,鞭子劈啪作響。
隨著鞭子的響聲,所有人都必須靜止不動。
而在這之前,百官可以最後整理一下衣著之類的。
隨後,李承乾穿著新朝服,從上方側門走出,身後跟著代替武媚娘的女殿廷通奏。
女通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與此同時,李承乾也坐下了。
“陛下至!”
女通奏喊了一聲。
“陛下萬年!”
百官雙臂交叉,笏板在左臂彎中夾著,齊齊彎腰鞠躬。
“平身!”李承乾淡淡道。
“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