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來說說,這新的各部之上的職能部門!
畢竟,各部雖然分開,讓人一目了然。
但一個國家的事務,有時候並非是一個部門能夠完成的。
要麼涉及到越權,要麼就是各種協調不到位。
就好像原本的三省一樣!
不一樣的是,三省的核心在於,一個負責草擬方案,一個負責審核方案,一個負責執行。
而這個各部門之上的職能部門,更多的是負責監督與協調,還有一些特彆獨立的部門。
比方說,國家安全部,就是屬於各部門之上的。
雖然同樣是部級,但它的職能特性決定,它是屬於高高在上的!”
一說三省,大家頓時明白了。
果然,各部之上還是三省。
隻是聽起來,好像也不太一樣。
監督和協調?
這麼說來,皇帝是要放權?
他們本來還以為,到時候各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而皇帝需要哪些部門協調處理事情,直接下達聖旨。
現在看來,好像不是這樣。
李承乾當然也想過,直接統領各部,但還是算了。
若是直接統領各部,看起來倒是非常集權。
問題是,皇帝也不是萬能的。
他都承受不起,彆說是後人了。
並且,皇帝與各部直接聯係,看起來集權,其實隱患非常大。
一方麵,一旦皇帝懈怠,各部就可能勾結或者打架。
另一方麵,一旦皇帝平庸,就必然會下錯命令,那造成的後果就無可估量。
最後,如此直接領導各部,就相當於皇帝跟百官之間直接對衝。
這種對衝的後果,要麼皇帝英明神武,什麼決定都是對的。
要麼皇帝差一點,整個大唐瞬間就亂了。
一旦亂了,那就會各種亂七八糟,什麼糟心事都可能存在。
所以,各部上麵還需要一個監督和協調的部門。
往後需要更多,那就往後再添加。
李承乾從來沒想過,不管合適不合適,直接從後世照搬,那不適合大唐這個時代。
“這個各部之上的部門,正統稱為國務院。
所謂的國務院,就是國家事務總院,總領一切國家事務。
這個國務院,也會有著多個職能部門,反正就是有需要就加,沒有需要就裁撤。
國務院的職能,是調集各方和協調各方及監督各方。
換而言之,如果國務院的官員有需求,可以直接向各部下達命令,擁有類似先斬後奏之權。
舉個例子,某地出現了水患,一層層上報之後,水利部門先知道。
可水利部門想要修繕也好,想要做點什麼也好,是需要錢的,就需要問財政部要錢。
但是,財政部要把錢給水利部,不是說自己想給多少給多少,想給就給,不想給就不給。
這個時候,就需要上報給國務院相關部門。
救災如救火,遲一秒就可能有多個百姓身亡。
這個時候,不必先等皇帝做決定,也不必先開朝會。
直接就可以按照受災麵積,受災人數等等地方數據,協調各部,出錢就出錢,出糧就出糧。
先把這些實事辦下去了,再到朝會上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