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軍隊強調的都是效忠於皇帝。
可在實際操作中,本來就沒幾個皇帝長壽的,從當上皇帝到死去,短的幾個小時,長的一二十年。
排除那些在位時間超長的,可以這樣說,士卒都還沒有搞清楚,這次上位的皇帝是什麼樣子,皇帝就已經換了一個。
況且,他們距離皇帝太遠,這種情況下,談什麼效忠皇帝?
最重要的是,表麵上宣揚的是效忠皇帝。
可實際上,平時真正跟軍隊接觸的,就是那些將軍,尤其是那些中層軍官。
而這些中層軍官,效忠的人又各式各樣。
在麵對其他國家,也就是外敵的時候,還能夠基本統一一致。
可一旦到了內亂的時候,哪支軍隊是誰的,還不一定呢!
因此,士卒對皇帝沒有任何印象,他們隻知道誰給自己吃的,誰給自己錢,就應該聽誰的話。
無論軍隊的製度怎麼變革,隻要需要人去統治,原則上就改變不了這個根子。
唯有給軍隊注入靈魂,鑄造出屬於軍隊的精神,才能夠最大可能的避免,軍隊成為某些人的私軍。
就連後麵宋朝那支嶽家軍,他的統帥嶽飛,如此的效忠皇帝,效忠大宋那個時代,結果他們依然隻是聽嶽飛的,而不是聽皇帝的。
在朝堂上,一般當背景板的宗正李岱宗站出來,拱手大聲道:“陛下,萬萬不可如此。
若是軍隊,隻認百姓而不認皇帝,必生內亂啊!”
“哦,宗正,你的意思是,他們認皇帝而不認百姓,就不會產生內亂?”李承乾反問。
“這……”
反過來看,好像也不對勁。
“朕告訴你,若是在後世,出了一個昏君!
認百姓不認皇帝的軍隊,至少可以守護好百姓,推舉出一個合格的皇帝。
無論朕如何去布置去安排,這都可以預見,未來在某一代必出昏君。
曆朝曆代造反,要麼言奸臣當道,要麼言昏君,要麼言清君側!
這三者,總有一條會成為,造反者最喜歡的言論。
歸根結底,就在於軍隊沒有靈魂,凡事有所混亂,就必被有心人所趁。
因此,朕把這個造反的權利,交給真正的百姓。
大唐亂不亂,百姓說了算!
若是大多數的百姓都認為,大唐應該從頭再來,應該改朝換代,軍隊自然會被驅動。
反過來,個彆的野心家在任何時候,都彆想再指揮軍隊!
最壞的結果,也就是一個戰區造反。
但在調動和比拚之下,其他四個戰區也不可能弱,一個戰區能打贏四個戰區嗎?
如此,才可保我大唐萬世,也可讓皇帝不能再為所欲為。
與此同時,也不至於讓皇帝被遮蔽耳目。
如此,不敢說這個製度完美,但也是目前最好的辦法,爾等還有何反對的意見?”
對於李承乾來說,這些都不過是表麵說詞罷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接下來他要進行熱武器的改變了。
在此之前,軍隊的思想自然是重中之重。
至於所謂的造反,如果核平武器掌握在每一任皇帝手中呢?
下有已經開了智的民心製約,上有三權分立製約,皇帝隻掌握最核心的東西。
如此,除非某一天,掌握最核心的皇帝,已經徹底瘋了,想要所有人一起毀滅。
要不然的話,這就是一個動態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