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是皇帝的話題,大家來了興趣。
李承乾上位十二年了,再怎麼偏遠的地方,也不可能完全沒有聽說過他。
更何況,他在位這十二年,大唐的改變曆曆在目。
百姓不是瞎子,不可能一點都看不到。
關於皇帝的話題,都不知道有多少。
禦史台的人,就曾經跟李承乾說過。
李承乾一句話打發:萬事無不可對人言。
他都把自己和後妃的頭像印到錢上了,怎麼可能在意這個?
雖然說,民間胡亂討論皇帝的話,容易讓皇帝的威嚴受損。
但從另一個方麵來看,如果民間老是討論皇帝的話,他們就會覺得皇帝並不遙遠,皇帝在他們心中就更加的具體,而不再像神佛一樣。
他們會深深的感受到,皇帝也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神靈。
李承乾接話道:“兄台,這皇帝微服私訪,跟你有啥關係?
既然是微服私訪,就算是見到了,你也認不出來。
莫非你還想直麵皇帝申冤?
皇帝既然是微服私訪,肯定是不想人知道,他去了哪兒的,莫非你知道?”
李承乾本來就長得年輕,在這個普遍顯老的時代,對於某些人來說,最多也就二十來歲。
莽漢張口就來一句:“嘿,你這小郎君,怎能說跟俺們沒關係?
這皇帝微服私訪,具體要做什麼,俺們這些百姓肯定不知道。
但是,皇帝一微服私訪,就意味著接下來肯定有大變動。
上次微服私訪之後,你看這天下變得有多快?
具體的我說不上來,反正是好過多了。
不說彆的,這走遠路的話,要輕鬆多了吧?
所以大家夥要不要猜猜,這次微服私訪之後,皇帝又想乾啥?”
這話一出,徹底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有人斷然道:“俺覺得,又要打仗了!”
聽到說要打仗了,其他人頓時沒了分享自己想法的興趣,氣氛陡然一緊。
雖然大多數時間都在戰亂之中,但沒有人希望打仗。
有人一拍桌子,吼道:“彼其娘之,大唐何其強大,怎麼可能還要打仗,打誰?”
有人插言道:“不是彆人要打我們,那位兄台說得對,我感覺皇帝又要往外打了!”
“對對對,皇帝不就是那麼回事嘛!
行的時候往外打,不行的時候我們被打,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總而言之,沒有消停的時候。”
“……”
不知是恐懼還是其他,這麼一說,大家都七嘴八舌起來。
絕大多數都認為,肯定是要打仗了。
這太平日子還沒過幾年,又要打仗了,誰不慌?
雖然說,李承乾上位之後,就算是打吐蕃,打突厥殘部,打高句麗那些,也並沒有死太多的人。
可對於百姓來說,打仗死的始終是他們。
一打仗就意味著征兵,一征兵就意味著他們要上戰場。
能在這客棧住的人,大多都不是特彆年老,上戰場的正好就是他們。
在一片嘈雜之中,李承乾大聲道:“兄台可知道,皇帝已經改革了兵製?”
他的聲音,把其他所有雜音都給壓了下去。
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
軍隊的改革,很多人無法關注到,因為跟他們生活關係不大。
“不管怎麼改,那也是要死人的,何況這不變成年年征兵了嗎?”有人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