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兄台,你把皇帝說得那麼偉大,且不說真實情況如何。
感情死的不是皇家的人,死的不是他的兒子?
更何況,我可是聽說,皇帝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立太子,也沒有分封諸王。
甚至好像,都沒有給予任何一個皇子王號。
他這種做法,跟當年暴秦的趙政有何區彆?
當年暴秦時代……”
他話還沒說完,就有人打斷道:“兄台,可不要再說什麼暴秦!
當今皇帝,已經給那位正名了,還立他為第三代人皇。
我認為,皇帝在這方麵說得有道理。”
“正名了?什麼意思?”
“難道那暴君,還有啥彆的說法?
或者咱們皇帝,就是想要學習那位暴君?”
“……”
大家的注意力,再次被轉移。
一個文士打扮的書生,搖著手中的扇子道:“眾所周知,咱們大唐立的是道教。
而道教老子有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咱們這位皇帝呀,就曾經說過一番話,跟這個對應起來了。
他說,在那最遠古的時期,軒轅黃帝統一黃河岸邊的所有部落,把部落整合成最初的國度,讓文明有了起始,這就是道生一。
至於這一生二,是商場那個時代,神權和人權的爭鬥。
那個時期,每逢打仗必占卜,每逢有大事必占卜。
甚至在民間,幼兒生病了也要占卜,巫醫也大行其道。
咱們這些百姓啊,可都是那些貴族的奴隸,真正生殺予奪的奴隸,因為還流行血祭,就是殺活人來祭祀神靈。
是商紂王……呸,是帝辛這位偉大的人皇,他反抗神權,啟用小人,雖然最終失敗了,卻是把神權打落在地……”
“不對不對,啟用小人怎麼還有理了?
至於血祭,這之前不也有嗎?
我聽說啊,民間好像還有,隻是都偷偷的搞。”有人反駁道。
“沒文化多讀書,那個時代的小人,指的就是奴隸,地位低下而卑微的人,不是現在說的小人!”書生鄙夷道。
“你咋知道?”有人反問。
“曾經,小生也是不知道的。
甚至,和你們的想法一樣。
但是後來,因為皇帝開啟了考公的製度,各方麵的雜學都得會,要不然的話,指定是考不上的。
所以,後來小生就胡亂學習過,這才突然發現,孔孟之道不是唯一,這些都是從書上看來的。
聖賢書上曾經有句話,孔夫子說的,他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很多讀書人都用這句話,用來把女子比作小人
後來小生發現大家都搞錯了,屬實是讓小生掩麵羞憤。
因為在孔夫子那個年代,他說這話的意思是:不能跟地位低下或者沒文化的人,以及小女娃講道理,這話完全沒毛病。
地位低下而沒文化的人,他們理解不了大道理。
而女子,在當時僅僅指未婚的女子,大約是十二三歲以下。
麵對如此小女娃,如何講大道理?
扯遠了……
話說回來,就是因為帝辛反抗神權失敗,所以周朝的時候,周王主動降格為天子,給神權讓路,因為他怕了。
可惜,神權既然已經被打下來了,就不可能再爬上去了,這叫一生二。
到了秦皇那個時代,百家爭鳴到了末期,有了秦皇的再次統一,這叫二生三。”
“咋叫二生三呢,他生了啥?”有人迷惑道。
其他人也滿臉期待,漸漸已經聽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