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房玄齡又彙報了各種各樣的數據,然後才輪到其他人。
這一次朝會,從早上開到晚上,華燈初上才完結。
大家都不知道喝了多少水,上了多少趟廁所。
隨著大唐的地盤越來越大,又有李承乾這個每天有事沒事,就喜歡弄點新東西的皇帝。
要彙報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導致後來,李承乾乾脆搬上了椅子。
讓大家站幾個小時沒問題,反正都習慣了。
可一天到晚這麼站著,也真不是一般的累。
方方麵麵的彙報,也等於展示了大唐的強大,凝聚了百官的自信心。
乾元十五年,伴隨著各地的小型各種電站的鋪開,收音機的地麵基站,終於是建立起來了。
同時,最簡單的收音機,在經過兩三年的緊急備貨之後,開始鋪設大唐。
這其中,收音機中各種技術,也通過拍賣的方式,給了多個商家,避免了壟斷行為。
伴隨著收音機名氣的打響,電池和手電筒也開始鋪開。
反饋回來的,是幾乎無窮無儘的金錢。
麵對收音機這麼一個新東西,大唐的百姓抱有極大的熱情。
自行車和收音機,還有腳踩縫紉機,也成了大唐結婚必備的三件套。
反倒是手表這種精細的東西,還需要時間去醞釀。
主要是現在的機床,還做不了那麼精細的東西,電力的供應上也還是不足。
不過,基礎已經打好了,隻要隨著時間的醞釀,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初代的科研人員,都是邊做邊學,實在無法一步登天。
收音機裡,每天大多數時間,播報的都是各種政策。
晚上的一段時間,則用來播報各種廣告,大大的提高了大唐國庫的收入。
這是全國性的播報,對某些連鎖性的大商家來說,簡直是最好的廣告點。
這方麵的營收,甚至一度達到國庫收入的五分之一。
本來在李承乾的折騰下,漸漸開始枯竭的大唐國庫,又開始富裕起來。
肉眼可見的,是百姓的變化。
以前的百姓麵黃肌瘦,麻木不仁,一年四季光著腳。
有些特彆窮的,冬天都隻能蜷縮在家裡的床上,一家人毫無廉恥的擠在一起,甚至可能都沒衣服穿。
現在,至少可見範圍之內,麵黃肌瘦者十有其二,都已經是比較偏僻的地方。
絕大多數地方,就算百姓依然瘦,卻已經不是麵黃肌瘦的樣子。
屬於走路帶風,精瘦精瘦的。
有了收音機之後,從城裡到鄉裡,從鄉裡到村裡,處處都有百姓對政策高談闊論。
雖然一般的百姓,依舊買不起收音機。
可一個村子,總有那麼幾個富裕點的。
他們買了之後,也是會顯擺的,百姓也真正的聽到了政策,知道了每一條政策跟自己什麼關係,對自己有沒有好處。
這樣一來,無形之中,全民談政治的時代,無聲無息的開啟了。
天下再也不是各地權貴的一言堂,變成了皇帝的一言堂。
如果有人解讀政策出錯,其他人也不會心服。
想要再從政策中給自己撈好處,很難很難了。
那些原本各種高高在上的口舌,現在已經跌落了塵埃,大多數甚至開始另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