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求援文書至夏口,黃祖覽畢遽然驚駭,拊案歎曰:“賊兵何神速至此!”遂不敢延宕,急率艨艟艦隊星夜馳歸江夏。
皖圍既解,劉民乃聚眾將議進退方略。呂縣令範見王師欲行,憂懼荊州複來尋釁,乃趨前揖曰:“小王爺明鑒,皖縣雖蕞爾之地,然襟江帶海,舟車輻輳,可為龍蟠之基。”
徐庶振衣而起,目視輿圖曰:“呂令君有所不知,此邑四野平闊,無山川之固,東臨孫策,北接曹操,西峙劉表,三麵皆虎狼環視。若久駐此地,譬如置千金於市,徒惹群雄覬覦耳。”複撫須笑曰:“今王師暫駐已擾清治,若飄然遠引,則諸侯必不為彈丸之地相爭,令君亦可從容向劉府君複命矣。”
劉民頷首曰:“子衡兄雅意孤心感之,然吾等既無天子詔命,又乏強兵勁卒,久駐必啟諸侯疑竇,恐於彼此皆非善策。”
魯子敬忽拊掌進言:“江南諸郡,九江、豫章、會稽之屬,諸侯勢弱,若得經營,足可為王業根基。”
徐庶觀劉民神色,知其素懷延攬英傑之誌,遂應聲曰:“江東雖膏腴之地,然英豪星散,非龍虎際會之所...…”言未竟,帳外忽聞馬蹄聲急。
但見孫堅與黃敘風塵滿甲,按劍入帳。孫堅聞議江南事,雙目灼然生輝,慨然曰:“子敬先生高論!堅雖不才,願為先鋒跨江擊楫。若得先生運籌,必使江東六郡儘樹王旗!”其聲如金鐵相擊,滿帳為之肅然。
魯子敬本欲納賢才於劉民帳下,孰料孫堅遽然應之。隻見魯肅長揖及地,正色言道:“烏程侯文韜武略,肅深佩之,願效犬馬,共扶漢室於既傾。”孫堅亦肅容回禮:“子敬先生明鑒,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堅誓永為大漢臣民,不敢有貳心!”劉民雖憾賢才未得,然聞其心係漢室,亦足慰矣。
翌日拂曉,劉民乃令漢裔村百姓儘數登舟,遷往北海郡。忽有士卒急報,稱樓船二艘為黃祖所焚,不堪複用。劉民蹙眉沉吟,目視徐庶。
但見徐庶輕搖羽扇,掐指默算,須臾笑道:“可遣黃敘率精兵百人護送百姓先行,主公何不修書致意孔北海,使其協理安置於長山國?”
劉民惑而問曰:“軍師何舍北海而取長山?”徐庶以扇掩口,低語道:“長山群島枕海襟山,漁鹽之利甲於青州,更有銅鐵之礦藏於幽穀。若得精心經營,則主公府庫充盈,何愁霸業不成?”
劉民聞言大喜,遂親率徐庶、華雄、徐榮、呂雯等文武,為黃敘及百姓餞行。但見旌旗蔽日,舟楫雲集,百姓扶老攜幼,皆感念劉公恩德。
徐庶臨風而立,望滄海煙波浩渺,羽扇遙指東方,笑而不語。
此時,蔣欽、周泰、陳武三將創愈複出,疾趨至劉民帳前,拱手稟曰:“末將等皆生於江淮,素諳水性,願隨元方將軍共護黎民北渡。”
劉民撫須頷首道:“卿等忠勇可嘉,此番航程風波險惡,須得晝夜警醒。”三將諾諾而退。
黃敘整頓軍伍,攜百姓百餘人登舟揚帆。但見千帆競發,櫓聲漸渺。劉民獨立江渚,衣袂當風,目送舟影沒入煙波。
徐庶捧劍侍立,進言曰:“明公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當務之急,宜令龐月監造樓船,勤訓水師,以圖再舉。”劉民從之,遂命龐月督造可載三千甲士之巨艦。
徐庶複諫曰:“昔大禹治水,先疏而後堵。今我軍新敗黃祖,折損百餘精銳,黃將軍又分兵百人。現有步卒五百,駿馬百餘,不若先造千人之艦,既可速成,亦省工料。”劉民恍然拊掌:“元直真吾之子房也!”
越月餘,樓船初成。龐月親捧青石一方來獻,石色瑩然通透,觸手生溫。
劉民把玩良久,讚曰:“此非荊山璞玉乎?”龐月答曰:“前日采石煉鐵時偶得,其質堅逾精鐵,入水即沉。”
劉民以指叩之,其聲清越,忽笑問:“若以此石治印,可堪大用否?”左右皆稱奇,唯見石紋隱現雲雷之象,若有天工。
龐月眸光流轉,啟唇讚道:“主公明鑒萬裡!此玉璞其表瑩潤生輝,若清泉流轉;內蘊冰絲紋絡,縱橫交錯,若天工織錦,宛然千年靈魄暗藏其中。”言罷以素手撫之,玉光映得眉目生輝。
徐庶以指輕觸,但覺觸手生溫,潤若凝脂,當即長揖道:“賀喜主公!此乃昆侖山南麓所出羊脂美玉,昔年和氏璧亦不過如此。”語中隱帶金石之音。
劉民撫掌稱善,複問:“如此重器,當作何用?”
徐庶正色道:“方今漢祚傾頹,主公既承長山王爵,當鑄螭鈕金章以正名器。此玉質地上乘,正合雕琢王璽。”
“偌大玉璞若僅製璽印,豈非暴殄天物?”劉民屈指叩玉,沉吟未決。
旁側龐月忽垂首赧然:“吾...…吾嘗見蔡中郎府中玉鐲...…”語未儘而耳尖已染緋霞。
徐庶轉視文欣,目含慈色:“龐姑娘年未及笄,何故索此婚聘之物?”文欣赧然垂首,細聲若蚊:“但覺瓊琚生輝...…”
劉民拊掌而笑:“原來女兒家皆愛玉飾!待孤細思。”忽擊節高呼:“妙哉!餘料可製玉鐲玉佩若乾,分贈文欣姊姊、蔡昭姬及二喬姊妹,豈不兩全?”
徐庶輕搖鶴翎羽扇,含笑不語,似已洞徹玄機,須臾方道:“主公聖明。此玉璞碩大無朋,可琢鸞鳳鐲十對,蟠龍佩十方,餘下半璧封存府庫,待他日另作賞功之用。如此可乎?”言畢舉目觀天,但見祥雲繞日,隱現龍形。
劉民聞之,欣然頷首,複言曰:“文卿督造樓船功在社稷,今複得采玉之喜,孤當命良工琢玉如意以旌其勳。”遂敕令召能工巧匠,擇美玉為器。
經旬日之功,玉成九華,龐月捧如意於掌中,眸中流光溢彩,喜色難掩,嫣然展顏。
然玉鐲玉佩猶藏匣中,龐月惑而不得解,疾趨徐庶處問曰:“先生明鑒,主公既賜如意,何獨留環佩?”徐庶撫須莞爾,緩聲應曰:“少安毋躁!時至則水到渠成,自有分曉。”言罷目視東方晨曦,似見金烏初躍之象。
喜歡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