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民微微點頭卻說五虎大將披掛齊整,但見:
呂布跨赤兔火龍駒,那馬通體赤紅,鬃毛如火,嘶鳴如雷;手中方天畫戟寒光凜凜,戟尖一點朱纓隨風飄舞。
典韋乘金輝越嶺駒,此馬渾身金毛,四蹄踏雪,日行千裡;雙鐵金戟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戟刃鋒芒畢露。
顏良坐飛雲金鬃駒,那馬金鬃飛揚,蹄聲如鼓;九環金背刀刀背九環相扣,揮動時金鐵交鳴,聲震四野。
文醜騎墨雲青影騅,此馬通體烏青,四蹄生風;宿鐵三叉矛矛尖三點寒星,刺出時如毒蛇吐信。
孫策跨烏騅雷炎駒,那馬漆黑如墨,額前一抹白星;霸王重槍槍杆烏黑,槍頭雪亮,揮舞時虎虎生風。
五將各領二十精兵,皆是虎背熊腰、殺氣騰騰的悍卒。一時間旌旗獵獵,甲胄生輝,好不威風!
田豐見狀,不覺撚須驚歎:“主公,五虎將雖勇冠三軍,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袁本初擁兵三萬,旌旗蔽空。今以區區百餘人當之,豈非以卵擊石乎?”
劉民故作沉吟,反問道:“二位先生以為當如何破敵?”
沮授趨前獻策:“主公不妨先遣輕騎誘敵,待其陣腳動搖,再令五虎將率銳卒直取中軍。此乃聲東擊西之計也。”
劉民聽罷,含笑搖頭:“公與此計雖善,終非上策。”
忽見田豐輕搖羽扇,從容進言:“主公明鑒。袁軍雖眾,夜必懈怠。可使五虎將各率麾下,分五路夜襲敵營。此五將皆有千軍辟易之勇,必能攪得敵營天翻地覆。屆時再令弓弩手在外圍埋伏,見火光則萬弩齊發。如此裡應外合,袁軍安得不敗?”
劉民聞言拊掌大笑:“元皓此計大妙!然袁紹兵多將廣,恐難儘殲。”
沮授聞“儘殲”二字,麵色驟變,暗忖主公竟欲一舉全殲三萬大軍,胃口何其大也!
田豐急掣其袖,惶然道:“莫非主公彆有奇兵暗伏?”遂以指劃地,曰:“吾王與五虎將者,不過香餌耳!誅袁之實,乃在四路伏兵、四隻口袋也。”
沮授拊掌而歎:“主公此餌,誠乃鐵蒺藜也!觸之者非死即傷,袁氏其能免乎?”
劉民微頷其首,忽縱身躍上淩雲駒。但見其手持九天龍鏜,衣甲生輝,真如天神臨凡,英武不可逼視。
田豐失聲驚呼:“主公豈欲親冒矢石耶?”
劉民振臂長嘯:“夫為三軍之帥,非但當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更須躬擐甲胄,為士卒先!今日之戰,必使袁本初識吾手段!”言未畢,已策馬當先,直指袁軍。五虎將各率部曲,如影隨形。
遙見下博城中僅出百餘騎,蔣義渠、韓莒子等相視而嘻。郭圖攘臂大呼:“劉民果是孤軍!高順、麹義俱敗,諸君其速進!生擒劉民者賞萬金,取其首級者賞五千金!”
袁軍聞令,如蟻附膻,潮湧而至。
劉民忽展“乾坤輪轉陣”,五虎將瞬息各就其位:呂布當先開路,典韋左翼如屏,顏良右翼似刃,文醜斷後若閘,孫策居中策應。劉民立於陣眼,掌中九天龍鏜寒芒吞吐,恰似銀龍吐信。兩軍相接之際,但聞金鐵交鳴,殺聲震野。
袁軍如潮水般洶湧而至,先鋒士卒方觸及那乾坤輪轉陣邊緣,忽覺一股無形罡風迎麵撲來,登時人仰馬翻。但見劉民振臂高呼:“轉!”五虎大將齊聲應和,各催座下駿馬。霎時間,那陣法便似巨靈神掌中的磨盤,轟然轉動。方天畫戟寒光閃爍,雙鐵金戟虎虎生風,九環金背刀金光奪目,但聽得慘叫聲起,袁軍前排已如割麥般倒下一片。
蔣義渠在陣後望見,不由得大驚失色,急令盾牌手列陣向前。誰知劉民早已覷得真切,手中龍鏜一揮,但見一道金光如蛟龍出海,直貫敵陣。那精鐵打造的盾牌竟如薄紙般紛紛碎裂,持盾士卒無不吐血倒地。
正當袁軍驚魂未定之際,忽聞四麵殺聲震天。原來是劉晟、劉磐、胡響、胡亮各率伏兵,如神兵天降般殺出。袁軍腹背受敵,陣腳大亂。劉民見時機已至,厲聲喝道:“合圍!”五虎大將聞令而動,率領精銳直撲敵陣缺口。袁軍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劉民乘勝追擊,直殺得袁紹三萬大軍丟盔棄甲,望風而逃。戰後,劉民撫掌笑謂顏良曰:“顏將軍,今日之戰,較之當日皇宮比試如何?”顏良豪氣乾雲,朗聲答道:“痛快!末將得隨王爺馳騁沙場,真乃三生有幸!”
卻說郭圖見大勢已去,慌忙與審配商議:“正南監軍,今中賊人奸計,如之奈何?”審配撚須沉思片刻,道:“為今之計,當速退至漳水南岸,效霸王背水一戰,或可轉危為安。”郭圖陰笑道:“昔年楚霸王破釜沉舟,終成大業。今日正當效法古人。”蔣義渠聞言急諫:“元帥三思!項羽乃主動為之,今我軍新敗退守,豈可同日而語?”
審配聞言,沉吟半晌,終是頷首道:“義渠將軍所言極是,若再強攻,恐三軍儘喪,悔之晚矣!”
郭圖此時亦無良策,隻得急喚韓莒子,厲聲道:“速速率軍斷後,阻截追兵!我軍在漳河岸邊尚有船隊接應,隻要渡河而去,劉民縱有千軍萬馬,亦隻能望河興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軍將士聞言,皆以為得計,紛紛爭先恐後,向漳河岸邊潰逃。然而,他們卻不知,韓猛敗軍早已潰不成軍,如何擋得住劉民麾下虎狼之師?待袁軍倉皇退至漳河南岸,卻見河麵空空如也,竟無一船可渡!劉民大軍趁勢合圍,將袁軍殘部逼至方圓不足五裡的河灘之上,進退維穀。
有士卒心急,欲涉水渡河,奈何春雨過後,漳河水勢暴漲,湍流洶湧。除少數水性極佳者僥幸遊至對岸外,餘者皆被急流卷走,溺斃者不計其數。
郭圖、審配見大勢已去,仍不肯降,竟強令士卒泅渡,致使河麵浮屍累累,哀嚎遍野。
正絕望之際,忽見河麵之上,戰船如林,旌旗獵獵。黃敘、高覽、麹義、閻行等將立於船頭,指揮兵士劃船逼近。郭圖見狀大喜,高聲呼救。不料,眾將厲聲喝道:“袁軍將士聽令!速速投降!王爺仁德,不殺手無寸鐵之人!”
審配見四麵被圍,水陸皆絕,知再無生路,隻得長歎一聲,對郭圖道:“公則,事已至此,不如歸降,以保全數萬將士性命!”
蔣義渠、韓莒子亦點頭附和,遂率眾請降。
此一戰,袁紹主力儘喪,元氣大傷,自此一蹶不振,再難與劉民爭鋒。
劉民清點降卒,竟得袁軍萬餘,遂精選千名悍勇之士充入麾下,餘者皆遣往渤海郡屯田墾荒,以安民生。
卻說袁紹退守安平,見大勢已去,仰天長歎,拔劍欲自刎。逄紀見狀,急忙上前抱住其臂,泣諫道:“主公不可!昔日高祖屢敗於項羽,終成帝業;光武亦曾避禍河北,後興漢室。今雖失利,然冀州根基尚在,三公子皆人中龍鳳,他日未必不能重整旗鼓!不如暫且隱忍,遣使求和,以圖後計!”
袁紹聞言,默然良久,終是擲劍於地,頹然道:“罷了,便依元圖之言……”遂遣逄紀為使,前往下博向劉民請和。
與此同時,劉民修書一封,邀曹操前來共議袁紹之事。實則心中早有定策,此番邀曹,一來走個過場,以示尊重;二來欲與曹操做一筆交易,以定河北格局。
正當劉民與麾下眾將商議之際,忽聞侍衛來報:“啟稟王爺,河內司馬懿求見!”
劉民眉梢微挑,心道:“此人此時前來,必有深意。”遂整衣出迎。
未知司馬懿此來有何謀劃,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