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月,漢中太守魏延遣流星馬飛報成都。使者背插三根雁翎,乃是十萬火急軍情。劉備展開帛書,但見:
“曹賊起兵三十萬,以曹洪為左軍,樂進為右軍,馬超為先鋒,已破陽平關!末將死守漢中,望大王速發援兵!”
劉備閱畢,心中暗忖:“前番南征,漢王儘收關張諸葛龐統,又納三美。今番北拒曹操,正當顯我手段。”遂整冠入宮,向劉民請戰。
“皇叔公年事已高,何須親征?”劉民把玩著九錫杖,“孤聞蜀中人才濟濟……”
話音未落,劉備急道:“泠苞、楊懷等十三太保雖勇,恐非馬超敵手。若得雲長、翼德...…”
“不可。”劉民斷然拒絕,“南疆初定,關張二將鎮守要隘,豈可輕動?”又笑道,“當年孤征孟獲,全賴劉晟等小將出力。皇叔公帳下吳蘭、雷銅,皆萬人敵也。”
劉備無奈,隻得點起二萬大軍。臨行前,諸葛亮密贈錦囊三個,囑道:“遇馬超可拆其一。”龐統亦進言:“王上既不許關張隨行,可多帶弓弩手。”
軍至漢中,魏延出迎。隻見這位"虎牙將軍"甲胄殘破,麵上猶帶血痕:“馬超那廝連日罵陣,末將忍辱不出,專候大王!”
次日平明,劉備登城觀陣。但見曹軍:
旌旗蔽日,刀戟如林。陣前一將白袍銀甲,手持虎頭湛金槍,正是“錦馬超”。左右二員女將,一著紅妝持雙刀,一披素甲執長槍,乃是夫人楊婉、王異。
劉備問:“誰可出戰?”吳蘭挺槍而出:“末將願取馬超首級!”這吳蘭使一杆镔鐵槍,有“蜀中槍王”之稱。
兩馬相交,戰不三合。馬超突然使個“金雞亂點頭”,槍尖幻作七點寒星。吳蘭眼花繚亂,被一槍挑落馬下,生擒而去。
劉備大驚,急問計於劉巴。這位“蜀中智囊”捋須道:“可布魚麗陣破之。”遂令軍士以盾為鱗,以矛為鰭,列陣如巨魚擺尾。
王異在敵樓望見,冷笑:“此陣頭重尾輕,當以錐破之!”曹軍立刻變陣,馬超親率鐵騎為錐尖,直刺“魚目”。蜀軍大亂,折兵三千。
當夜,劉備拆諸葛亮第一錦囊,上書:“馬超驍勇,當以親情動之。”遂修書一封,言其父馬騰與己舊誼。誰知馬超見信大怒:“劉備老兒,敢提我父!”竟將信使割耳放回。
劉備怒極,用李恢之策,親率養子劉封出陣,布“衝鋒陣”決戰。此陣以重騎為鋒,步卒兩翼策應,勢如洪流。
楊婉在陣中看得分明,急令旗手揮動青旗。曹軍忽變“懸囊陣”,中軍後撤如囊口收緊,兩翼包抄如囊底收束。劉封被困核心,左衝右突不得出。
“吾兒休慌!”劉備拍馬舞劍來救。忽見一將單騎闖陣,正是魏延!這“虎牙將軍”今日使雙刀,左劈右砍,生生殺出血路。馬超挺槍來戰,魏延詐敗而走,暗取弓箭回射,正中馬超盔纓。
趁曹軍稍亂,劉備父子方得脫險。退入城中,清點傷亡,折了七員偏將,損兵五千有餘。劉備歎道:“若無魏文長,幾喪吾父子性命!”
後人有詩歎曰:
漢中城下戰雲昏,老將臨陣幾斷魂。
不是魏延拚死救,蜀王父子作俘臣。
劉備在漢中府衙內來回踱步,戰靴踏得青磚咚咚作響。魏延、劉封等將垂首立於兩側,堂上燭火搖曳,映得眾人麵色陰晴不定。
“報——!馬超又在城外叫陣!”探子倉皇闖入。劉備猛拍案幾,震得令箭筒翻倒:“豎子欺吾太甚!”
許靖輕咳一聲,從袖中取出諸葛亮所贈錦囊:“大王何不拆看第二計?”劉備冷哼一聲,扯開錦囊黃絹,但見八字:
“退回漢中,死守待援。”
“孔明誤我!”劉備將絹帛擲於地上,“如今退守城中,豈非坐以待斃?”許靖忙拾起第三個錦囊:“尚有...…”
“不看也罷!”劉備拂袖轉身,腰間玉帶竟“啪”地繃斷——原是連日憂思,腰圍又瘦三寸。
許靖自行拆看,驚呼:“此計大妙!請漢王發兵救援!”劉備聞言苦笑:“前番請戰,孤王已顯本事不濟。今再求援,顏麵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