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在!”“末將在!”
“十日後,鄧將軍攻西城門,郭將軍攻南城門。”
“謹遵驃騎將軍將令!”鄧艾、郭淮抱拳應諾。
諸葛果又說,“驃騎將軍有令,大造聲勢,三門齊攻,勿讓將士做無畏犧牲。”
薑維疑惑不已,“如此一來,豈不是佯攻?”鄧艾也認為長安城內已無大軍,此時攻城輕而易舉。
此時司馬菊拿出長安城的布防圖,“長安城高牆厚,內設堡壘機關重重,若強攻則將士死傷無數,無益也。”
郭淮也察覺出詭異之處,“驃騎將軍令我等攻北、西、南三門,唯獨留下東門,是何故?”
諸葛果微笑,不作解釋。
十日後,劉忠領文鴦、文鴛、太史蓉、甘怡、周璿、陳姝、關鳳等抵達長安城東門外,諸葛果、薑霞、杜預、司馬菊前往會合。
且說長安城頭,安平王司馬孚獨立於獵獵風中。城下,鄧艾、郭淮、薑維三路大軍營帳連綿,旌旗如林,刀槍映日,衝車撞擊著古老的城牆,更撞擊著司馬孚幾近崩潰的心房。他目光呆滯,望著藍田方向——那裡,族弟司馬望的屍骨未寒,而自己卻困守孤城,如籠中困獸。
“叔父!”一聲淒婉又帶著決絕的呼喚自身後響起。司馬孚木然回首,隻見侄女司馬菊一身素白麻衣,形容憔悴卻眼神清亮,在幾名甲士警惕的押送下登上城樓。她手中,緊握著一卷帛書。
“是你?你這背棄宗族、投效仇敵的逆女!”司馬孚眼中瞬間燃起怒火,聲音嘶啞如受傷的孤狼,“望弟屍骨未寒,你竟敢踏足此地?莫非是那劉忠小兒派你來羞辱老夫不成!”他猛地抓起旁邊親衛手中酒樽,狠狠摔在地上,酒漿四濺,如同他此刻破碎的心。
司馬菊麵無懼色,迎著叔父噬人的目光,緩緩上前一步,將手中帛書高舉過頭,聲音清晰而悲愴:“叔父息怒!侄女此來,非為羞辱,實為拯救司馬氏闔族性命而來!此乃驃騎將軍、漢大將軍劉忠親筆手書,請叔父過目!”
“劉忠?漢大將軍?”司馬孚發出一聲慘笑,手指顫抖地指向城外,“好一個‘漢大將軍’!他糾合叛逆,圍我帝都,殺我族弟,此等血海深仇,老夫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休要拿他的汙穢之言汙我耳目!”他作勢欲奪過帛書撕毀。
司馬菊卻猛地跪下,將帛書緊緊護在胸前,淚水終於滑落:“叔父!侄女深知您心中苦痛!望叔之殤,侄女亦心如刀絞!然叔父請看這城下!”她指向城外森嚴壁壘,“三路雄師,兵鋒正銳!薑維蜀軍剽悍,鄧艾、郭淮深得軍心,皆願為劉忠效死!長安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人心惶惶,能守幾日?難道叔父真要為了司馬昭一人的野心,讓這滿城生靈塗炭,讓我司馬一族儘數葬身於此嗎?望弟英魂未遠,叔父忍心讓他白白犧牲,再斷送闔族血脈嗎?”
她字字泣血,句句錐心。司馬孚如遭重擊,踉蹌後退一步,扶住冰冷的雉堞才穩住身形。城下震天的“複興漢室”的口號再次傳來,仿佛無數柄重錘敲打著他最後的意誌。
司馬菊趁機將帛書再次奉上,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叔父,請看信吧!劉將軍承諾,隻要叔父開城歸順,獻出長安,過往一切,概不追究!叔父仍可安享尊榮,司馬氏一門性命財產,皆得保全!此乃一線生機啊,叔父!若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侄女雖恨司馬師、司馬昭入骨,但叔父您…您終究是我血脈至親!侄女不忍看您,看這長安城,看司馬姓氏,走向萬劫不複啊!”她伏地叩首,額頭觸在冰冷的城磚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馬孚蒼老的身軀劇烈地顫抖起來。他死死盯著那卷看似輕飄飄卻重逾千鈞的帛書,又望向城下那如潮的漢軍,再環顧左右——守城將士們臉上掩飾不住的恐懼與絕望儘收眼底。愛子慘死的畫麵與司馬氏全族覆滅的幻影在他腦中交替閃現。他猛地閉上雙眼,兩行渾濁的老淚無聲滑落,在布滿皺紋的臉上衝刷出深深的溝壑。
良久,他仿佛用儘了全身力氣,才緩緩睜開眼,聲音沙啞得如同砂紙摩擦:“他…劉忠…真能容我司馬氏?”語氣中充滿了疲憊、懷疑,還有一絲絕境中抓住稻草般的希冀。
司馬菊抬起頭,淚眼婆娑卻無比堅定:“劉將軍重信守諾,天下皆知!他收服鄧艾、陳泰,待之以國士之禮;善待魏帝曹芳,禮敬有加。此番親筆信,字字千金!叔父,賢侄英魂未遠,長安萬千生靈的性命,司馬氏一族的存續,皆在您一念之間啊!”她再次深深叩首,“侄女願以性命擔保此信之真!求叔父為闔族計,為蒼生計,開城…納降吧!”
“為闔族計…為蒼生計…”司馬孚喃喃重複著,目光再次投向城外。那“漢”字大旗在風中招展,仿佛昭示著一個不可抗拒的新時代洪流。他顫抖的手,終於緩緩伸出,接過了那卷仿佛帶著千鈞重量的帛書。展開時,劉忠那力透紙背的字跡映入眼簾,開篇便是“安平王殿下親啟:忠聞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帛書在風中微微抖動,司馬孚佝僂的背影在殘陽下顯得無比孤寂,也無比沉重。
司馬菊見司馬孚動搖,聲淚俱下,“叔父,你可知父親乃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合謀殺死?”
司馬孚白發散亂,怒吼,“不!不!子元、子上乃仲達之親子,怎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司馬菊露出身上的傷痕,哭泣道,“兄弟二人禽獸不如,奸汙親妹妹,叔父還不信嗎!”
司馬孚捋著白須大罵,“逆子!逆子!不足以謀。”說完便下令長安北、西、南三門停止反抗,舉旗投降。
司馬孚親自出東門,納上降表,迎接劉忠、諸葛果、文鴛、文鴦等人入城。
薑霞取出蜀漢太後趙薇密詔,當眾宣讀:
“漢室傾頹,奸佞竊鼎。魏帝蒙塵,晉逆猖獗。驃騎將軍劉忠,天潢貴胄,忠勇冠世,屢建奇勳,力挽狂瀾。今特加封為大將軍,假黃鉞,都督雍、涼、益、荊及司隸軍事,總領討逆平叛之責!三軍將士,鹹聽節製!克複舊都,重光漢祚,在此一舉!”
詔書宣讀畢,帳下張翼、廖化、關鳳及眾將官齊齊拜倒:“謹遵大將軍號令!”聲震營盤。薑維亦拱手道:“維與麾下將士,亦聽憑大將軍驅策!”此刻,劉忠威名已令三軍歸心,漢幟高揚於長安城門樓上。
這正是:武關一鎖困蒼龍,藍田伏兵血染紅。三路會師驚帝闕,漢幟重揚指日功!
喜歡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