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揮刀死戰,最終被趙雲一槍挑於馬下,剩下的殘兵見主將已死,便紛紛棄了兵器。
混亂中,近萬黃巾家屬嚇得四散奔逃,有的鑽進鹽場深處的蘆葦蕩,有的朝著外麵狂奔。
趙雲並未追趕,他勒住韁繩,看著那些倉皇的背影,隻讓士兵守住營寨出入口,將剩下的人儘數聚攏。
趙雲勒馬站立,聲如洪鐘,壓過了人群的啜泣與私語:“我乃雁門軍趙雲!此次隻為斬殺黃仲而來,與爾等無關。
你們既然是黃巾軍,應該知道黃巾聖女吧?
聖女是我雁門軍將軍,此次專為解救青州黃巾而來!”
趙雲話音剛落,身後隊列裡走出三匹馬,來到人群麵前,中間之人緩緩摘下頭盔,露出一頭烏黑長發。
她目光掃過前麵或老或少的麵孔,從懷中取出一塊巴掌大的桃木牌。
木牌邊緣被歲月磨得圓潤,正麵用朱砂畫著北鬥七星的圖案,七星連線處嵌著七顆細小的銅珠,在光線下泛著溫潤的光。
木牌背麵刻著三個古拙的篆字“承天運”,字體深處似乎還殘留著淡淡的血跡。
“我是張寧,太平道聖女。我父大賢良師天公將軍於亂世中舉義,本為救萬民於水火,可惜功敗垂成。
家父將我托付於雁門軍,數年來,我知各地黃巾兒郎依然在為生存而戰。
數年來,也有諸多黃巾兒郎被心存不軌之徒利用,命喪黃泉!”
張寧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黃巾起義已成過去,今,征北將軍雁門侯率軍前來青州,就是為解救諸位,給諸位一條生路!
雁門侯占據東萊後,東萊如今是何情況,你們生在青州,莫非不知道嗎?為何還要跟著黃仲白白送命?
我今日前來,亮明聖女身份,非是讓你們聽從我,而是想告訴你們,想活命,就跟著我主雁門侯,去雁門侯治下的地方。
不願跟隨者,雁門軍不會阻攔。”
張寧說完,平靜的看著人群。
人群很靜!
幾個魁梧漢子從人堆裡擠了出來,他們是當年黃巾起義時的軍卒,雖沒見過張寧,但知道“聖女”的名號,以及聖女信物“北鬥七星符”牌。
一個獨臂老兵顫聲問道:“真是聖女?”
張寧點頭,目光柔和:“我是當年的聖女,如今是雁門侯的屬下。”
獨臂老兵看了看木牌,忽然“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我願跟隨聖女!”
其餘老兵也紛紛跪倒,跟著附和。
周圍的人見狀,惶恐漸漸散去,也紛紛跪了下來,後麵的人群如同風吹麥浪,依次跟著跪了下來。
對許多人來說,並不在意聖女的名頭,就像他們不在乎黃巾軍是什麼,鐵麵張也好,黃仲也好,會帶他們去哪裡?他們不在乎。
他們在乎的,是填飽肚子,活下去!
安頓人群休息到天亮後,趙雲和張寧在前,七萬多人的隊伍緩緩出發,像一條蜿蜒的長蛇,在晨光中的鹽灘上留下串串腳印。
昨夜的廝殺痕跡被遠遠拋在身後,前方路不管往哪走,已經是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隊伍很快進入了安平郡。按地圖標注的路線,
部隊需沿濰河下遊東岸向東,先到樂安國的平壽縣,再繼續沿濰河入海口北側至北海都昌縣。
此段為平原,多鹽堿地,地勢平坦,路程約三百裡,沿途有鹽場與村落,便於補給。
然後向東北方向行進,經北海下密縣,再沿膠萊河上遊支流東岸到達盧鄉縣。
此段多緩坡與河穀,路程約三百裡,路線沿河穀延伸,便於獲取水源。
趙雲算算路程,最快十天就可到達。
他派出了十幾波斥候在前偵察,趙劍傳令時,告訴趙雲要提防北海的劉備。
此次馳援東萊,趙雲除了帶著夏侯蘭、張寧,隨軍的還有夏侯輕衣、麻田欣、丹丹、馬雲祿和穀再麗十二姐妹一眾女將。
馬雲祿是主動要求的,她和張寧年齡相仿,更是親如姐妹,張寧隨軍出征,她可不想分開。
劉備聽聞趙雲突襲黃仲、收攏七萬黃巾,過境安平郡,沿北海海邊向東萊進發的消息,案幾上的地圖已被他手指摩挲得發亮。
消失數日的雁門軍終於出現了,竟然是謀劃了黃仲。
他立即派人給公孫範送信,隨後叫來了孫乾。
很快,孫乾來了,劉備立即說了情況:“公佑,雁門騎兵攜七萬黃巾沿北海海岸前往東萊,雲長在挺縣,翼德在淳於,眼下能調動的,唯有秦洛。
都昌、下密一帶原是他熟稔之地,你看如何布局才好?”
喜歡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請大家收藏:()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