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語氣有點沉重說道:“趙劍此人慣會趁虛而入!公孫瓚剛敗,他便奪了壽光和臨淄,說明雲州的雁門軍早已進入了青州。
我軍斥候竟然沒有發現!
主公,我軍若不儘快出手,等他站穩腳跟,再想驅逐可就難了!”他俯身指著北海郡方向,“不過,趙劍新占之地,民心未附,且北海尚在劉備手中。
那劉備素有‘使君’仁名,麾下有關羽、張飛兩員猛將,若能與他聯手,我軍從平原南下,劉備從北海西進,兩麵夾擊,定能將趙劍的雁門軍擠出青州!”
“劉備?”帳中一謀士皺眉,“此人雖有聲望,卻兵少將寡,此前依附公孫瓚,如今公孫瓚敗走,他在北海不過是勉力支撐,能有多少助力?”
審配搖頭反駁:“此言差矣!劉備缺的是糧草與後盾,主公可許他將來北海郡歸其統轄,再撥糧五千石、甲胄千副相助。
他本就與趙劍不合,今公孫瓚敗走,就隻能借主公之勢在青州站穩腳跟,斷無拒絕之理。
況且,關羽、張飛之勇,可抵千軍,若能為主公所用,可牽製雁門軍,為我軍分擔壓力。”
那謀士搖著頭:“審公可彆忘了,東萊已在趙劍掌控之中,如今劉備處在雁門軍夾擊之中。
趙劍既然占據了臨淄,一定會控製齊郡,他又占據了壽光,定會占據安樂園,然後攻擊劉備,掌控北海,從而連同東萊。
劉備尚難自保,如何配合我軍牽招趙劍?”
審配一笑:“劉玄德不是泛泛之輩,不會看不清局勢,他會放棄北海,率軍來投主公。”
袁紹聽得眉頭稍展,指尖敲擊案幾:“劉備此人,雖有雄誌,卻暫無根基,若他能來投,確是可增加我軍軍力。
為保冀州安全,為將雁門軍趕出青州,我已從冀州各大世家大族,征調了四萬兵馬,此次調三萬兵馬入青州,我軍總兵力可達四萬多。
但雁門軍戰力天下皆知,趙劍行事迅捷狠辣,不可小覷!”
許攸上前一步:“主公不必多慮,雁門軍雖勇,但雲州與青州隔著我冀州,此次進入青州的雁門軍,不會太多。
東萊的雁門軍雖有三萬,除去守城,雁門軍能投入戰鬥的,最多三萬。
為確保擊敗雁門軍,光有劉備還不夠,主公應該派人去見曹操,讓曹操從兗州發兵,沿汶水北岸向東,進入青州濟南國境內。
因此,我軍必須立馬出兵,先占領濟南國治所東平陵縣,與曹操兵馬會合後,穿越萊蕪穀向北,去攻占齊郡西安縣,最後攻打臨淄。
隻要拿下臨淄,趙劍即使是占了安樂郡,也會退守北海。在北海與我軍進行爭奪。
那時,雲州的雁門軍難以馳援,主公再聯合徐州的陶謙助戰,趙劍僅憑北海和東萊,縱有四萬兵馬,也必敗無疑!”
審配補充道:“為保萬一,主公此次還需派人前往並州遊說南匈奴出兵,不需攻打雲州,隻要陳兵雁門邊境,一來能分趙劍之心,二來也可牽製雲州的雁門軍,不敢攻擊冀州。”
許攸點頭:“再遊說一下黑山的張燕,雖然黑山軍與我軍有過衝突,但趙劍占據著井陘道,對張燕在太行山的勢力,威脅很大。
也不需張燕攻打雲州,隻要對常山國做一些騷擾,就更加保險了!
到時候,趙劍分身乏術,若我軍能在青州擊敗趙劍一兩次,令他處於劣勢之下,其他勢力也會躍躍欲動的。
隻要有其他勢力行動,主公就去遊說,形成多股勢力對付雁門軍,趁機即便滅不了趙劍,也能讓他衰敗下來。
主公隻要占據了青州,發展兩年,定會兵精糧足,或圖公孫瓚,或圖趙劍,都會易如反掌!”
有人提出疑問:“許公,若趙劍此時已經占據了東平陵,以我軍目前兵力,如何能拿下?”
許攸搖搖頭:“趙劍在齊郡的兵馬除了偷入青州的兵馬外,就是趙雲占據壽光的兵馬了。
他伏擊公孫瓚,難道沒有折損嗎?
以他此時的兵力,隻能去奪一國或一郡,既然趙雲在壽光,趙劍的目標應該是安樂國,還不敢拉長戰線,去占濟南國的。”
袁紹看了看審配:“正南以為如何?”
審配說道:“若趙劍不圖安樂國,而是占據濟南國,也無妨。
他占濟南國,那主公就占安樂國。兩地趙劍隻能占據一地。
到時,可讓曹孟德從兗州北部的濟陰郡或東郡出發,沿濟水進入安樂國。
水路要比陸路快。”
喜歡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請大家收藏:()曹操劉備,那些美人是我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