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價格,果然是自家能買得起的,買兩間錢不夠。街角有一間半弧形的,不是四方四正,價格要低一點。少年對父親講這一間一定要買下來。
父親以為少年是覺得它便宜,便也點頭同意了。
父親想交一間店鋪的定金,少年說買兩間。
父親說買兩間錢不夠,現在也不能去借錢。少年說咱們可以貸款買,用媽媽的工資貸款,這樣媽媽也就沒有錢往娘家劃拉了,順便把這兩年借給親戚的錢都往回收一收。
父親問:“這樣你們以後的生活怎麼辦?”
少年說等下咱們把家裡那個小房子租出去,這個店鋪買下來也往外租,有租金過日子是足夠了的。
缺的錢也不多,媽媽每月工資還餘一點,十年左右就可以還清。
售樓的小姑娘用非常用敬佩的眼光看著少年,覺得不用自己解說,人家就非常懂行。
她哪裡知道少年在夢境中為了買自己的一間小屋,花了很多年,用了很多的心思,所有的環環節節都已經研究了個透。
訂好店鋪,父子倆又去中介,把自家小房的情況登記好,往外出租。
這半天忙下來,讓人感覺生活都不真實。
父子倆回到家,母親已經做好了一大桌飯菜,三人都餓了,先吃飽再說。
吃飽飯全家一起收拾了碗筷,父親說明天全家一起去銀行、去樓盤,讓母親打電話給單位請假。自己則給兒子的班主任打了電話也請了假。
下午,母親打毛衣,父親看書,兒子寫作業,互相都小心翼翼地,沒有再聊。
第二天上午,一家人去銀行把到期的大額存款打到銀行卡上,又去樓盤把兩間店鋪買下來。
母親知道自己要扛貸款,但是在父子倆強硬的態度下,也沒敢堅持反對,簽了字,到銀行走了手續。
兩間店鋪,全款的一間寫了兒子一個人的名字,貸款的這間寫了夫妻倆的名字。
拿上發票和付款單據購房合同,到了房產局,先給自己家兩套房子辦了更名手續,全部寫到兒子名下,重新辦了房本。
全款購買的店鋪房本比貸款的下來得快,走完資料程序,沒用到一天時間。
兒子問父親:“我能不能見見你師父?我想求他一點事。”
父親說:“從來都是他來找我,我還沒有主動去找過他。我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按照約定,他會再來找我一次。你們娘倆先回家,我去第一次遇見他的地方溜達溜達看,如果能遇見,我就問問他願不願見你們,我會爭取一下。如果他不願意,那就沒辦法了。”
母子倆隻好往家走,一起回去準備晚飯。
不知為什麼,母親開始有點怕兒子了,她覺得兒子的性格一夜之間變得強硬有力,說話有理有據,態度冷靜,一點也不像一個小孩子。
她這種菟絲花的性格,雖然害怕,但打心底裡喜歡硬性子的人,喜歡彆人拿主意她乾活,隻要彆人能承擔起責任來,她就不再擔心。
路過高檔毛線店,母親的目光被櫃台裡那些柔滑細膩的羊絨線吸引。少年對母親說:“進去看看吧。”
母親進去看了一會兒,問了價格就猶豫了,少年問女老板,這裡有幫忙編織手工毛衣的人嗎?
豐滿的女老板說有的,並且這裡也招收心靈手巧的編織工,她們業餘時間給彆人編織毛衣賣,隻要手藝好,一個月掙個兩三百塊買菜錢很容易。
女老板的毛線店,利潤主要在毛線上,她介紹的編織工都住在小店附近,毛衣織好後,顧客到店裡來拿毛衣,再付手工錢。但是毛線錢要先付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