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姩聽了陳夫子的一番教導,對師父深施以一禮道:“謝師父教誨!為我指點迷津。”
陳夫子:“能為師徒,此乃前緣,以我之法力,隻能看見你的前十世,再往上推,就不知如何了。昨日之因,今日之果,一日為師,終要護你周全,望你精進才好。”
“我會分秒必爭,全力以赴。”
“寸陰尺璧,惜時如金。這固然最好,但你也需借他人之經曆來蘊養自己之心苗。”
“這是為何?”
“凡事不必自己去親身經曆,你能從中悟到經驗和智慧最好。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間慘痛,一旦經曆,必傷神魂,能避則避,非為大義,不可自傷。”
“趙小姩,你有三條途徑可以養心。其一為背書,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華國曆史等等你都可裝入胸中。這曆史有人間寫的,也有陰間記的,你可以參考著背。從萬卷書中,你自己鑒彆真假,體悟其中奧妙。真偽參雜,皆是當時之需要,也是製定規則者的心境。”
“其二,你去奈何橋或者鬼醫館,有空就去聽一個鬼魂故事回來,自己分析他一生之境遇,就如自己親曆人間一趟。”
“其三,根據你聽到的故事,給他重新改寫命盤,尋找破局之法。長此以往,你便可從中增長智慧。”
“夫子,背書我會。如果陰間和陽間的書結論正好相反,以誰為準?”
“以你自己的分析判斷為準。陽間記錄以人間的利益為重,同樣,地府的記錄也是以地府的利益為重,一體兩麵,你可以參考著看。”
“那就沒有最準最全的一麵嗎?”
“有,在天上。天不語,卻自有公道。”
“那我們為什麼不能直接背天書呢?”
“天機不可測,那是給神仙用的,我們暫時用不著。”
“人間也會有神仙下凡嗎?”
“有,神仙四萬年必須到人間曆練一次,使其不失本心。”
“那神仙若犯了錯呢?”
“犯錯的在人間受罰,既然成仙,必須遵守仙規。”
“夫子,既然書上說的都不是全準全對,為何我要真真假假一起背呢?”
“玄妙就在真假之間,智慧在運用之時。你先收入胸中,再如老牛反芻,慢慢消化,悟得最終奧妙之日,便是你蛻變之時。”
“夫子,若我去聽故事,他自說自話,肯定有誇大,有偏頗,我如何來判斷真假?”
“這需要你先修習好神通,需要眼通、他心通相助。”
“鬼醫白芷就有他心通,那日我們一靠近醫館,她便知道了我們內心的所思所想,就開始了對趙小醫的考核。”
“鬼醫白芷的他心通,經過這上千年的修煉肯定非常厲害,她對病鬼神魂有治愈之力,還是因為她神魂強大。至於她現在到了哪個境界,倒是無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