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正開心的時候,一個黝黑的精壯漢子,踩著三輪車回來了。
“大強,快過來喊人,你大奶奶來了。”陳秀招笑著招喚孫子。
大強趕緊停下三輪車,上前和眾人打招呼,然後把三輪車上的米袋抱下來,倒入米缸。
新米的香味兒從米缸裡衝出來,在空氣裡飄蕩著。
“奶奶,你們坐著,我再去拉一趟,順便把我媽也給拉回來。”
大強踩著三輪車蹬得飛快,家裡來人了,要把老媽拉回家,準備飯菜。
秋花回來後,母子倆殺雞宰鴨,忙得不亦樂乎。
聽到消息的家安也早早趕著鴨子,從田裡回來了,把附近在家的一些長輩都請到家裡,陪陳荷花吃飯。
歡宴後,陳荷花堅持回鎮上招待所住,讓陳秀招不用早起,可以好好養身體。
大家商定,明天若是不落雨,一早上山。
可是當天夜裡,就開始下雨了,而且越下越大。
第二天,雨還是下個不停,李楠打電話到陳家村,說她們要留在鎮上等雨停。
第三日,雨在下半夜停了,刮起了大風。
陳荷花一早醒來看見外麵陰沉沉的天空,決定今天就上山,不能再等了,畢竟孫女要回去上班。
她不想讓李楠再多耽擱一天。
匆匆早飯後,李楠開車帶著奶奶和和蔡潔來到了落鳳山腳下。
家安和兒子大強一直關注著天氣,見雨停了,知道陳荷花今早肯定要堅持上山。
聽見汽車的聲音,就推開了屋門,笑著迎了上來。
風呼呼地吹著,烏雲壓頂,天氣突然就降溫了。
山路不好走,家安和兒子大強準備了滑擔,把陳荷花抬上山去。
李楠和蔡潔背著祭品,拎著大袋的元寶和香燭,跟在後麵。
越往上走,山越陡。
很快,大家都累得氣喘籲籲。
上墳最好在日光大盛之前,偶爾歇息一次也不能停留太久。
幾人用儘全力,終於來到了陳家村的祖墳山。
陳荷花拜祭完李家的祖墳,就來到了自己父母墳前。
一樣的插香燭,擺貢品,燒元寶。
墳前的草地還很濕,李楠把防雨的塑料布鋪在地上,和奶奶一起跪下磕頭。
陳荷花見了父母的墓,好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回到了父母身邊,放聲大哭。
家安和大強上前想攙扶她起來,被陳荷花擺手拒絕了。
李楠磕完頭,就在旁邊用細樹枝撥弄沒有燒完的元寶,讓它們繼續燃燒。
奶奶想哭就讓她哭吧,心裡的苦,哭出來,才能透亮。
趙小姩和陳夫子遠遠地望著這一切,就像隱匿在山間的風,飄飄忽忽,默默觀察記錄著她們的悲泣。
香燭、元寶和紙錢的香味有點濃鬱,引得孤魂野鬼都向這裡飄來。
一般人家上墳祭祖,會扔出幾張紙錢讓外麵的撿,算是舊俗。
趙小姩也不以為意。
站在高處俯瞰,山下的村莊星羅棋布。
比起陳家村,趙家莊看得更清楚。
能看見趙大青家灶屋頂上的炊煙被風吹散。
想起趙大青的爹娘,趙小姩的內心有些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