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媽媽肆無忌憚地對著一個小嬰兒訴說著內心的苦悶和打算,導致小彩霞學會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離分。”
說完還會自己咯咯拍手笑,讓彩霞媽媽很惱火,對彩霞喜歡不起來。
一年多過去了,家裡的氣氛仍舊不好,婆媳倆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彩霞爸爸過年回來了十天,祭祖、喝酒、打牌就占了七天,他解決不了家裡的紛爭,也不願意真的和妻子離婚,畢竟娶個媳婦不容易。
家裡待不住就走,他想自家老娘不喜歡女孩,以後老婆生個男孩不就好了?
所以清明時特意回家告訴妻子,再堅持堅持,有合適機會夫妻一起出去打工,把孩子留在家裡給老人帶。
而這時的安寧早已經會走能跑了,冬天還能關在屋裡麵,天氣一暖就再也關不住啦!
周圍幾乎沒有她去不到的地方,看孩子的人感覺隻要自己一眨眼,安寧就不見了。
安寧膽大好奇,什麼都會嘗試,沒有不敢做的事情。
家裡的雞鴨被安寧趕得都不下蛋了,更彆提躲在外麵幾天不願意回家的老黃貓。
隻要安寧白天一睡醒睜開眼,家裡的母黑狗就開始哀嚎,狗心裡苦,心說這孩子隻是睡著的時候有點人樣子,醒來後比狗崽子都能折騰。
人人都說王巧妮不是生了個閨女,是生了個炮仗,隨時都能點炸,一個不小心就不知道孩子崩哪去了。
包家一天要找八百趟孩子,安寧一會自己把自己扣在紙箱裡了,掉進菜窖裡了,摔進泥溝裡了,掛在樹上了……如此種種,天天刷新著包家人的記憶庫。
自從王巧雲回自家照顧懷孕的兒媳婦慧慧開始,再沒人專門盯著安寧了,安寧就像孫猴子回到了花果山,家裡能讓她霍霍的地方全給霍霍了個遍。
經常是泥一身土一身,被家人抓回來,丟進水裡洗刷,安寧卻是快樂萬分。
快滿三歲的安寧享受著屬於她的快樂夏天。
除了地麵燙腳的午後,白天隨時都能聽見她的笑聲。
秋天,除了上師範的包萍萍離開了家,強強也去畜牧學校讀獸醫了。
家裡隻剩下壯壯、康康和安寧三個小孩。
能乾的大孩子一下子走了兩個,家裡的人手就支應不開了,再加上康康放學後要專門盯著安寧,又少了一個乾活的孩子。
人手不夠,老包家秋收也雇了人幫忙。
這時候來草原上打短工的人比較多,都是幫著秋收,摘棉花主要以女人為主。
包家雇的女人比較年輕,叫李秋月,背著一個三歲的兒子。
這個孩子長得瘦瘦小小的,看起來比安寧小了一號,人也老實聽話,媽媽在地裡拾棉花的時候,他就在地頭的樹蔭底下乖乖玩泥巴,困了就睡在羊皮上,真讓他媽省心。
王巧妮在地裡摘棉花的時候,可不敢把安寧放在地頭,因為一轉眼安寧就不知道竄到哪裡去了。往遠兩百米有一條大水渠,王巧妮怕孩子掉渠裡淹死。
康康領著安寧,整個草原瘋跑,此刻都不知道野到哪裡去了。
這天收家門口的向日葵,康康負責看著兩個孩子,兩個女人在地裡乾活。
突然傳來小孩子們笑聲和喊叫,王巧妮伸頭一看,康康不在眼前,就跑了過來。
眼前的景象,直接把王巧妮嚇得跌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