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讓你一說我都不想出國玩了。”
“外麵屬於說起來好聽,在電影裡看起來很美,實際上是去了回來吹牛顯擺合適,其它方麵隻能嗬嗬了。”
“你在外麵呆了幾年?”
“兩年多點,大四就回來了。”
“是被食物逼回來的?”
“算是一個原因,還有治安和其它方麵的考量。不過我回國這事從沒有和家裡人說過,他們以為我還在外麵。”
“過年回家那次把你嚇怕了?”
“嗯。過年那次我都快畢業了,我大年初一離開海島,初二家裡就亂了。父母找我,我說在機場馬上就坐飛機離開。從那以後,我對父母和奶奶就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我能理解。我對家裡人的感情也很複雜。對了,投資這塊你看好什麼?”
“你如果追求保本和最低風險,首選長期國債電子式,每年結息。其餘的我不敢推薦,我覺得這幾年回攏資金觀望比較好,房產也不宜持有過多。往下,還是保守一點好,經濟不會永遠高歌猛進。”
“我也在猶豫,這幾年順風順水地掙了錢,本想著疫情過去,還會有更好的機會,尤其是這段時間股市行情挺好。”
“這方麵我懂得有限,不能亂說。每個人的財運不一樣,不好說。”
“你告訴我的已經夠多了,建議在你,決策在我。現在最重要的是決定明年擴張還是收縮。”
“大家都覺得疫情以後會更好,我建議觀望一下,慎重行動比較好,這幾年下來,經濟還是有損傷的。”
“你投資的科技企業不受疫情影響嗎?”
“影響很小,it碼農不受工作場地限製,有電腦有互聯網就能有產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複雜的考量因素,比如創始人能力人品和股權激勵等。”
“很高大上的樣子。”
“其實就是企業如何做買賣如何合理分錢,和咱們開店一樣。”
“等隔離結束,我去你們心理工作室轉轉。”
“好,歡迎去玩,現在咱們睡一會吧。”
“好。”
說完兩人就睡著了。
在反反複複的隔離和靜默中,日子慢慢從秋天挨到了冬天。天氣最冷的時候,突然全麵放開人員流動,大家不再做核酸檢測了。
沒有被新冠病毒感染過的人陸續陽了,救護車的嗚嗚聲音在馬路上整日響個不停。
戴口罩成了人們保命的習慣,醫院裡人滿為患,生與死再次成為大家口中的日常話題。
讓人揪心的是,很多老人和身體弱的人永遠留在了那個冬天裡。
毛毛的徐姨和王姨一直沒有來上班,她們都在自家照顧自家老人,就這樣,也沒有全部留住。
安寧家除了包萍萍,全家人都陽了,彩霞家更是全軍覆沒,一個沒落下,退燒藥成了急需品。
好在,他們都挺過了高燒、咳嗽、咽炎……有一些後遺症,還都活著。
活著就好,大家的生活繼續向前。
2023年的春節就在這樣疼痛的日子裡慢慢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