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乾活,一間賣貨,三個女人忙碌起來,連午睡的時間都沒有了。
趙小姩想了想,覺得這樣不行。
媽媽好不容易從做豆腐的勞累中脫離出來,現在又紮進了衣服的海洋。
趙小姩找了街道主任的聶主任,請她推薦兩個女工。
聶主任圓頭圓臉圓眼睛,不笑不說話,按照趙小姩的要求,推薦了王小英和李翠翠。
王小英30歲,家庭困難,也像蔡潔一樣,在街上到處打零工做零活,
李翠翠是下鄉返城知青,沒有工作,接街道的手工活乾。
兩人都是街坊鄰居中的乾活利索人,聶主任也知道趙小姩找她是送人情給她,所以她也不想推薦不好的人去趙小姩那裡。
趙小姩是個體戶,用的人不合適,人家會換的,可不是工廠的鐵飯碗,進去以後輕易動不了。
再說趙小姩那裡精致的小東西多,來找她辦事,次次都帶幾個漂亮的新頭花給她們分。
趙家小店就是這幾條街女人的美麗加油站,女人們有事沒事都會去逛逛,不做衣服,買一些小裝飾品也挺好的。
趙小姩添了第三台縫紉機,把常靜貞從繁重的縫紉工崗位上替了下來。
從此常靜貞就手裡勾著毛線活,偶爾幫忙賣著貨,主要帶著小雪玩。
這樣可以在春日裡到處走走看看,不用整日噠噠噠地踩個不停了。
趙小姩給三個工人定的是輪休製,每周可以休一天,自己看著哪天休息都行,不能三人同時休。
但是這三個人就像加滿了油的汽車一樣,一天也不想休息。
因為是計件算錢,乾的多得的多,誰也不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衣服加工質量上,趙小姩一開始就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做得不好必須返工。
工資每周結一次,不拖不欠。
趙小姩給的工資比較高,給這三家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
經濟基礎決定家庭地位,這三人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就像焊在了趙家小店裡,家裡的家務活都被家裡人給自動分擔了。
儘管很累,收入可觀。
蔡潔、王小英和李翠翠一天都不願意休息,最後還是趙小姩做出了中午必須午休的規定。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必須午休是吧?那我們就早開門,晚關門。
最後趙小姩也不管了,讓蔡潔當組長,她們三人自我管理,願意加班就加班吧。
裁剪設計和接待是趙小姩的活,出去買布料和輔材的時候,就讓常靜貞看店賣貨。
小雪剛開始在縫紉店玩,還覺得挺有趣,後來也覺得沒意思了,大人們都沒有空陪她玩,主動要求去上幼兒園。
於是趙小雪去了紅太陽幼兒園,中午和早上都在幼兒園吃飯。
如果上午太忙,常喆沒有回來做午飯的話,趙小姩和常靜貞乾脆連午飯都不做了,就在街上的餛飩館和粉麵館解決午飯問題。
張靜貞和趙小姩母女倆做夢也沒想到,一個小店竟然能忙到這種程度,每天頭一挨枕頭就睡著了。
總覺得忘記了一個什麼重大事情,但是每天事趕事,就是想不起來。
喜歡命如草芥,待我重新書寫請大家收藏:()命如草芥,待我重新書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