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中年女人,常靜貞不記得自己的日子有幾天是甜的,苦澀和勞累好像就是自己生命的底色。
日子,就是乾不完的活,處理不完的麻煩。
既然自己用儘全力,也隻不過把日子過成現在那個樣子,隻讓鄉下多了幾間磚瓦房。
而自己的女兒趙小姩不同,她是年輕的一代,不應該走在老路上重複自己的生活。
自己這一生的甜蜜,與自己兩個孩子息息相關。
現在住在城裡,吃得好,穿得好,也是享了女兒的福。
女兒能過上現在的日子,也是她自己有決斷,有本事,那麼還是聽從女兒的安排,讓日子變得更好一些吧!
在趙有糧到來前,常靜貞從心裡說服了自己,接受了女兒的觀點。
而趙有糧想不開,非常想不開。
女兒失婚,沒了歸宿,這可如何是好?
拉了幾天長臉,熬到了星期六,下午請了假去城裡。
趙有糧想跟妻子好好說道說道,如果複婚無望,就再給女兒找一個好人家嫁出去。
星期六的下午,趙有糧匆匆趕到了江安路24號。
兩個多月不見,發現院子變了模樣,兩麵牆都變成了店鋪,鋪子都有人在忙碌。
常靜貞一見老伴來了,拉他進廚房洗手喝水,順便把他帶來的鴨子和魚蝦放好。
趙小姩知道父親這一來,肯定要和母親說話,就沒急著露頭。
安排好手上的事情,她去市場買了三斤多帶皮羊肉回來,這是昨天和肉鋪小汪說好專門留的。
趙小姩把切好的羊肉洗淨焯水,用蔥薑蒜炒爆香後,放入大砂鍋加白蘿卜清燉。
然後又和了一大塊麵,準備做一個羊湯扯麵給大家吃。
常喆和明華也過來了,他們的新院子還沒有完全整好,大部分時間都在江安路小院吃飯。
大家團團圍圍,在堂屋裡坐定,美美地吃了一頓羊肉麵。
飯後,常喆洗碗,趙有糧被妻子勸了一下午,心裡鬆快了一點。
還是想和女兒談一下他的看法,儘管他覺得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岌岌可危,還是得掙紮幾下。
他清清嗓子對女兒說:“小姩,你才20出頭,做這麼大的決定也不和家裡人商量,我覺得有點冒失了。畢竟你和大青是結發夫妻,就這樣一拍兩散,不太好吧!”
趙小姩眼睛盯著父親的眼睛,認真地說:“結婚,我是稀裡糊塗結的,那時候還不到18歲,覺得大家都要結婚,我也應該結婚。趙大青畢竟是一個村裡的人,大家都覺得我們般配。
那時候奶奶和趙大青家的關係好,經常說他家的好話。
我嫁過去幾年,自己親身體驗過了。隻有最後這一年,我們兩個人掙的工資在我手裡。
以前趙大青掙的錢沒有一分花在我手裡,而且我掙的錢也上交給他父母了。
在這場婚姻裡頭,我看不到頭,他是他父母的好兒子,但不是我的好丈夫,更不是小雪的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