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好奇無比的寧遠秋,盯著地麵的陣圖,腦中不斷回想著芸芸師姐模仿大師姐的話語:
“師弟,觀他人之感終究是落了下乘。你得明白你多求為何,該當如何前行。”
所求為何?如何前行?
自己與師父千辛萬苦來到此地,所求的不正是借用這赤明城的氣運與天道抗衡,從而測算出天機尋到囚天大陣的陣眼所在嗎?
至於該如何前行……
自己又不通卜算之道,又如何能知該如何前行?
莫不是此陣與自己無緣?
想到這裡,寧遠秋不由得有些氣餒,可看著那習道子刻畫的八卦狀陣圖,他心底卻是不願放棄。
他盯著陣圖,腦中不斷思索著,卜算之道究竟是何物。
在原本的世界中,老人常說的卜算之道,其實乃是古人用智慧與經驗總結而出的一門科學。
其借由事物發展的規律,並以此測算出吉凶,乃是順應天意所為。
可此地乃是修仙世界,修士本就逆天而行,自身便是不符合規律的存在。
前世卜算的那一套在此地根本行不通,根本毫無規律可循。
在這修仙界中,能知道修士吉凶的,大概率也隻有天道自身了……
想到這裡,寧遠秋忽的眼眸一亮,心中暗道。
對啊!
卜算之道,究其根本不就是問詢自己所不知之事嗎?
換而言之,就是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找個人問問!
隻不過,修士的未來走向皆被天道遮蔽,所以想問出修士的未來吉凶,便隻有……
詢問天道!
想到這裡,寧遠秋不由得心潮澎湃,覺得自己思考對了方向,
可旋即,他的眼底又升起一絲落寞,在心中暗道。
不對!就算能直麵天道問詢,那天道就會回答自己嗎?
天道意誌無形無相,不可琢磨,乃是世界規則的化身。
其是否有思想情感之類,常人根本不得而知。
但關於天道意誌,卻是有一點卻是一直在修仙界中廣為流傳。
那便是修煉之人不受天道意誌喜愛,甚至是極為厭惡。
修士本就是掠奪天地靈氣納入己身從而提升修為,若是飛升更是會攜帶大量靈氣離開修仙界。
故而自元嬰境開始,壽元延至千年之後。
每逢一個大境界的突破,天道意誌便會降下九重劫雷,給予修士九死一生的考驗。
而修仙界中的修士往往能渡過雷劫者十不存一,能渡過雷劫登上更高境界者,無一不是大毅力大智慧之輩。
而渡不過雷劫者便是隻有一個身死道消,往事皆塵的下場。
故而修士常說自己的修行乃是逆天而行,並非沒有幾分道理。
因此,就算這道陣法能讓自己直麵天道問詢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天道意誌不反手降下一道雷劫劈死自己就不錯了,更彆說還能告知自己所求答案。
想到這裡,寧遠秋不由得在心裡懷疑起了自己的思路。
莫不是自己想岔了,造化道人的本意並非如此?讓修士直麵天道,跟找死有什麼區彆?
平日裡,不達元嬰境的修士於天道眼中如同螻蟻一般不願理會。
可若是螞蟻爬到身上,換誰不會扇上一巴掌,順手碾死算了?
若這陣法真是如此,豈不是非造化道人那等境界者不可使用?否則跟找死又有何異?
想到這裡,寧遠秋不由得心底有些失落,隻覺得這等玄妙的陣法自己怕是無緣習會了。
可他看著習道子依舊持劍在地上繪製著陣圖,臉上沒有絲毫懼意,像個沒事人一般,心中又不禁升起幾分疑惑。
師父他老人家為何絲毫不擔心直麵天道意誌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