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在你看來,蜀地洪水能否徹底治理?!”
武皇還真不知道秦小閒是哪兒的人,聽到秦小閒說他是渝州人,武皇還十分感慨,一個如此偏僻之地,居然還出了如此一個有才學的人,真是挺了不起啊。
渝州和蜀地算是一個地方,之前合稱為巴蜀,後來為了方便管理,才把這個地方分成兩個州。
既然秦小閒來自渝州,那麼他說他對蜀地洪災比較了解,倒是也說得通了。
“陛下,其實洪水並不是猛獸,隻要咱們能夠把他馴服,對於當地百姓來說,這就是一筆潑天的財富。
在我的家鄉有這麼一句話,水就是財,水越多,則表示越能發大財。
為什麼江南能夠被稱為魚米之鄉,主要也是江南的水係發達,隻要有水的地方,不管是種什麼,都能長的比較好。
蜀地雖然每年洪水患難,但隻要咱們耐心的把他順服,以後蜀地肯定回變成武國第二個魚米之鄉。”
武國南方和北方最大的差彆就是降水量,北方降水比較少,所以種地基本都要靠澆水才有收成。
而南方不一樣,南方隻要把種子種下,老天爺就會時不時下一場雨,根本就不用怎麼澆水,都會有不錯的收成。
所以你看,不管是哪個朝代,隻有聽說北方有大旱餓死不少人的,南方很少聽說有旱災,也很少聽說南方有大麵積餓死人的存在。
就算偶爾老天不作為,南方大麵積的山林,也能夠為老百姓提供充饑的食物。
秦小閒雖然沒有正麵回答武皇的問題,但從他的話中,也是在告訴南皇,蜀地的洪災,是可以解決的。
對於秦小閒話中意思,武皇也聽懂了,那就是蜀地洪災是可以治理的。
對此,武皇十分滿意,再次對秦小閒道:“秦小閒,如果朕讓你去治理蜀地的洪災,你可有把握,徹底治理好蜀地的洪災?!”
見南皇一直盯著自己,秦小閒內心也是有了不祥的預感,武皇不會真讓自己去治理洪水吧?!
“啟稟陛下,學生雖然提出了治理蜀地洪水的方案,但蜀地地形複雜,微臣也沒實地去看過,至於學生的方案能否成功,學生內心也是沒有底的!
其次,這麼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會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各方麵需要緊密配合才能完成,學生太年輕,實在是難以完成這個浩瀚的工程!”
開什麼玩笑,蜀地洪災之所以成為武國的難題,主要還是其波及範圍大,比較難治理。
就算修建抗洪工程,憑借武國現在的條件,沒有幾十年,絕對完工不了。
秦小閒說完,武皇臉色一下就陰沉了下來,武皇看著秦小閒,開口道:“之前朕和眾位大臣也一起討論過你這個方案,其實按照咱們討論的結果,你這個方案,是目前解決蜀地最好的方案。
隻是戶部給朕的結果是,要完成你這個方案,至少得一千萬兩銀子以上。
如今聽你這麼一說,似乎你這個方案完全沒有可行性。
既然你這方案沒有可行性,那你就是欺君。
來呀,把秦小閒帶下去,欺君之罪不可饒恕,可朕砍咯!”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