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秦小閒,見過吾皇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進入禦書房,秦小閒也是沒改掉左顧右看的毛病,之前秦小閒就對傳說中的禦書房比較好奇,覺得一個皇帝的禦書房,是不是會有很多書。
隻是當自己親眼看到後,才發現之前自己看到的都是假的,這禦書房裡麵,壓根兒就沒看到多少書,反而更像是皇帝的起居臥室,更像是皇帝生活的地方。
不過話又說回來,作為皇帝的書房,確實應該具備更多的職能,皇帝每天批閱奏折什麼的都在這,有時候接見大臣什麼的也都在這,這個時候,他就不僅僅是個書房了。
穿過大大的前廳,秦小閒終於來到了武皇麵前。
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武皇秦小閒就開始跪,自己給他跪下,總是沒錯的。
“起來吧,你已經是朕的臣子了,見到朕行臣子禮就好,不用每天下跪!”
對於秦小閒的做派,武皇也隻當他是不懂禮儀,以後習慣了就好。
讓秦小閒起來以後,武皇也是拿著秦小閒的策論,直接開門的見山的問道:“秦小閒,你覺得,花費那麼多銀子,修建一座抗洪的大壩,真的有必要嗎?”
對於秦小閒的方案,武皇一直還在搖擺,到底修還是不修。
今天把秦小閒叫過來,武皇也是想聽聽秦小閒的意見,畢竟方案是秦小閒提出來的。
對於武皇這個問題,秦小閒也是在思索了好一會兒後,才對武皇道:“陛下,如果咱們沒有國力修建,自然也就沒人說什麼。
但是咱們如果有能力,或者說,咱們有機會把這個大壩修建起來,那麼微臣覺得,就可以建。
一來,這樣的工程,確實可以造福廣大百姓,後世子孫看到大壩的時候,也會在心裡感謝一句陛下功德無量,所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反正國庫每年都要劃撥一大筆銀子去抗擊洪水,如果能用十年的那筆銀子,徹底解決一樁災難,微臣覺得,這筆買賣還是挺劃算的。”
說完,秦小閒也是後悔,暗道自己的大善心怎麼又發作了,那些大壩建與不建,和自己有毛的關係啊。
但是一想到洪水肆虐,大量百姓在洪水中掙紮,大量房屋被淹沒,大量良田莊稼被衝毀,秦小閒還是於心不忍,強烈建議武皇把抗洪的大壩給建起來。
不管任何天災還是人禍,最終受苦的,永遠隻是最底層的普通百姓。
“你說的對,倒是朕沒有你想的通透,確實,每年把那麼多銀子放在賑災上,倒不如把那些銀子拿來徹底解決災禍的根源。
至於後世子孫,能否記住朕的功績,那些就已經不重要了,反正朕那時候估計早就不早了,他們歌頌朕,朕也聽不到了!
秦小閒,如果朕派你去督建蜀地的抗洪工程,你覺得你能夠勝任嗎?!”
對於武皇的話,秦小閒內心十分鄙視,他還沒聽說哪個帝王不在乎自己功績的。
如果你真不在乎你的功績,你還說這些話做什麼?!
但鄙視歸鄙視,武皇想要拉自己下水,那絕對不可能,當即,秦小閒也是躬身道:“回陛下,微臣恐怕不能勝任!”
見秦小閒決絕的如此乾脆,武皇臉色一變,沉聲道:“為何?方案是你提出來的,你應該是最適合督造這個工程的人,你告訴朕,你在顧及什麼?!”
一篇策論,武皇就看出,秦小閒應該是有抗擊蜀地洪水的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