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閒,小兒安敢如此!”
當王博先,把秦小閒的意思轉達給工部那幾位官員以後,幾位工部官員頓時都扔下筆,直接找到秦小閒,想要在秦小閒麵前,討要一個說法。
自己這些人,這段時間,也是耗儘了心血,為大壩的建造繪畫圖紙,這馬上就要繪畫完成了,結果秦小閒回來,直接告訴他們,一切還是按照他的意思建造大壩。
如果按照秦小閒的設想建造大壩,起碼得幾百萬兩銀子才可以,朝廷才給了他一百萬兩銀子,而且這一百萬兩銀子,還被土匪搶走了。
後來雖然朝廷有劃撥了幾十萬兩銀子,但想要憑借那幾十萬兩銀子建起大壩,他簡直是在做夢。
自己幾人也是為他秦小閒考慮,他秦小閒現在反倒責怪起自己幾人了,要不是他是這次大壩的主要負責官員,自己幾人早就把他趕出隊伍了。
“幾位想要一個什麼說法?你們覺得,按照你們的設計,把大壩建造起來,整個蜀州的洪水就解決了嗎?”
自己沒有去找幾位工部官員的麻煩,這幾位工部官員,反而先找到了自己,還要自己給他們一個說法,秦小閒怎麼可能慣著他們。
先不說自己是這次抗洪的欽差,一切自己說了算。
就憑借這都江縣是自己的,也輪到這幾位工部的官員指手畫腳。
“我們也是實地考察過了,如果按照我們的設計方法,隻要從兩邊山體開鑿巨石,就可以把河道截住,從而把大壩建造起來。
這樣不僅節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工期還比較快,最多六個月,大壩就可以建造起來。
建造過程中,還能抵禦一部分今年的洪水,有什麼不可?!”
對於大壩的建造,工部幾位官員,還是堅持自己的設計更加合理,所以也是寸步不讓。
秦小閒直接走到地圖麵前,指著幾人需要建造的大壩位置道:“各位建造的大壩在這裡,按照各位的設計,直接把這夔門給截斷,把夔門堵死。
我承認,這樣確實能夠解決一部分洪水的問題。
但是你們考慮到上遊的情況嗎?
你們的大壩一旦建造起來,從大壩往上遊,不知道要淹沒多少城鎮和良田。
咱們這次來,是來治理洪水的,不是來淹沒半個蜀州的。
要是以淹沒上百萬人為代價,來換取治理洪水,那咱們修建大壩,還有什麼意義呢?
其次,各位的方法,是把夔門兩邊的巨石沉到河道之中,從而建造起大壩。
各位都是治理河道的好手,你們覺得這個方法,能夠抗擊洪水幾年?
你們也看到了,這都江的河水是十分湍急的。
要是洪水,那洪水的衝擊力肯定會更加大。
哪怕是沉入河中的巨石,估計也抵禦不了那麼大的洪水衝擊吧。
要是在建造過程中,突然爆發洪水,那咱們之前的所有工作,豈不是都白乾了嗎?
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那麼咱們的大壩,極有可能建造不成!
不是我對各位有意見,而是各位的設計,根本就行不通!
治理水患,你們都應該聽過一個詞語,叫做堵不如疏。
如今各位隻是在堵,壓根兒就沒想過疏嗎?!”
既然是抗洪,自然這次來的,都是工部比較擅長治理水患的官員。
他們自然是懂得堵不如疏的道理的,隻是他們並不知道,這蜀州的洪水,該如何去疏。
“秦小閒,按照你的方法,你計算過成本嗎?你選的地方,河道可是夔門的兩倍寬,要是把大壩建造起來,朝廷給你的那點銀子夠嗎?!”
經過秦小閒的一番辯解,幾位工部官員也是偃旗息鼓了,畢竟秦小閒說的也是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