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這邊現在進展順利,好久沒去地頭看一下了,估計今年的莊稼都長起來了吧!”
自從大壩開工以來,秦小閒就一直駐紮在大壩上。
在秦小閒的親自監督下,大壩的進展十分的順利。
有了硬土的運用,如今大壩已經打下了堅固的地基,地基打好了,再往上修建大壩,那就容易的多了。
而另一邊,秦小閒單獨劃出了半個山頭,讓老李頭等人專門燒製硬土。
一百座高爐,分成上下兩排坐落在山腳,每座高爐都冒著青煙,說明裡麵,正在加緊燒製著硬土。
這些高爐建造的選址也是十分考究的,背靠大山,源源不斷提供石頭原料,其他原料,也很快能夠運過來。
兩千匹馬,燒製硬土這邊就拉來了五百匹,每天這些馬來回奔波,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一批燒製出來的硬土,就用到了硬化地麵上。
所以現在運送材料,所有馬匹人員,都走在平坦的硬土地麵上,不僅拉的重量大了,那速度也是起來了。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著真的是一點都沒錯。
硬土除了滿足大壩和給其他地方的訂單外,秦小閒還準備修一條連接縣城和大壩的道路,以後從城裡來大壩這邊,馬車可以一路快速行駛過來。
等大壩修建好,縣城裡麵的人,就可以來大壩這邊遊玩,這邊以後倒是可以打造成一個觀光的好去處。
無形之中,又為不少人增加收入了不是。
當然嘛,有了多的硬土,以後整個縣城的道路都要硬化一遍。
秦小閒的設想是,以後都江縣,就沒有難走的路。
這個願望目前還隻是願望,但秦小閒覺得,距離實現應該也不太遠了。
大壩上,現在也有幾千人同時在勞作,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秦小閒也沒虧待他們,一天十文錢的工錢,這個工錢,在周邊縣城,絕對也算是高的了。
秦小閒也不怕工錢給的高,這些工錢給出去,同時也為拉動都江縣的經濟做了很大的貢獻。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些工人賺了錢,他們不少人休息的時候,都會去縣城逛一圈,買些酒肉,或者買一些日常用的東西。
這些消費,無形之中又為不少人增加了收入,商家賺了銀子,生產這些東西的勞作者也賺到了銀子。
他們賺到銀子,又會變成其他消費,這銀子不就流動起來了嗎?
或許有人會說,外地人賺了銀子,他們不是把銀子帶走了嗎?
要是有人這麼想的話,秦小閒隻能說他們格局小了。
市場是流動的,有人從都江縣帶走銀子,自然也有把銀子帶到都江縣。
都江縣現在如此熱鬨,前來做生意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來,他們想要做生意,前期是不是得投入一大筆成本。
這些銀子,都是花在都江縣的。
或許又有人說,他們賺了銀子,豈不是又把銀子帶走了。
對於這點,秦小閒還巴不得他們多賺銀子呢。
他們賺的越多,說明他們對都江縣的貢獻越大,他們是不是得多找人,是不是得交稅等等。
而且都江縣,本來就是一個中轉城市,不少人來都江縣,就是想要通過都江縣,把貨物賣向其他地方,比如賣向楚州,都江縣就是其中一條必經之路。
而楚州比較好的貨物,想要運到內陸銷售,從都江縣經過,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