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失守!”
一名士兵快步入殿,滿臉驚恐。
“什麼?”
韓王頹然坐下,神情絕望。
“陽城為新鄭屏障,如今陽城陷落,新鄭便門戶大開。”
“暴鳶何在?”
“寡人撥給他百萬大軍,這是最後的底牌,他竟半月不到便守不住?”
韓王震怒質問。
"啟稟大王,暴鳶將軍陣亡,百萬大軍潰散,僅少數撤至新鄭,餘者或被俘,或……"
士兵語帶顫抖,不忍直言。
"暴鳶……"
"寡人當如何應對?"
韓王悲憤交織,頹然坐於龍座。
陽城硝煙彌漫,狼藉不堪。
鮮血遍地,滿目瘡痍。
官道之上,無數韓卒俯首乞降,兩旁猶存殘戰場麵。
此城已被秦軍占據,黑甲士卒巡邏有序。
雖戰事激烈,然秦軍紀律嚴明,未曾擾民,城中百姓雖心生恐懼,但若閉門不出,則可安然無恙。
趙遲整頓完畢巡視,身後跟隨數名精銳武士。
他一路查看,遇拒降者即刻下令格殺。
趙遲提著一顆頭顱緩步而行,不論韓卒抑或秦軍將士皆對其投以敬意。
此役中,趙遲率先攻破城池,秦軍隨之如潮水湧入,大獲全勝。
韓將暴鳶亦為其親手所殺。
陽城一戰,趙遲再立奇功,所得暴鳶首級便是實證。
暴鳶身為韓軍主帥,統領十萬勁旅,卻不曾想命隕於千夫長之手。
"千將大人,蒙恬將軍相召。”
一名蒙恬的親衛急步來到趙遲身旁,鄭重行禮,言辭間充滿敬意。
自從首次戰役之後,趙遲的威名已在二十萬秦軍中廣為流傳,一戰斬敵近兩百,更擊殺敵軍萬人統帥,如此戰績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待今日戰事告終,趙遲的事跡必將傳遍全軍,甚至天下皆知。
……
上將軍乃掌控兵權的核心人物。
暴鳶死後,趙遲威名迅速傳播,不久便將名震四方。
"我懂了。”
蒙恬的親衛立於麵前,趙遲點頭回應。
"諸位將士聽令!"
轉身麵向麾下精銳,趙遲下達指示。
"屬下洗耳恭聽。”
眾將士齊聲應答,俯身行禮。
"繼續清剿殘敵,勿擾百姓,切勿傷及平民。”
趙遲神情嚴肅地下令。
"遵命。”
眾將士畢恭畢敬地領命。
隨後,趙遲隨蒙恬的親衛前往城中府邸。
陽城乃韓國重要據點,又有上將暴鳶坐鎮,若全力防守,秦軍至少需耗時一月方可攻克。
蒙恬雖傾力攻打,卻損兵折將,未能奏效。
今日戰役,趙遲領軍出擊。
他率領數千精銳,一舉突破城門,更以一拳之力摧毀堅固的城門,令眾人無不震驚。
趙遲的力量遠超常人想象,一拳破城,氣勢非凡。
隨後,趙遲斬殺暴鳶,再獲殊榮。
暴鳶一死,城中韓軍頓時潰敗。
秦軍趁勢攻入,迅速擊潰韓軍,順利奪取城池。
殿中諸將對此事皆已知曉。
因此,當趙遲現身時,他們既以長輩的目光稱讚他年輕有為,又以同輩身份敬仰他英勇無畏。
趙遲憑借卓越戰績,在秦軍中穩固立足。
趙遲步入大殿,恭敬行禮:“末將趙遲,拜見蒙將軍及諸位將軍。”
隨即,他將暴鳶首級擲於蒙恬腳下,說道:“將軍,這是暴鳶的首級,請查驗。”
“無需查驗,暴鳶無疑。”
蒙恬自信滿滿,走向趙遲,拍著他的肩膀笑道:“好小子,你沒讓我失望。
此次攻韓,你屢建奇功。”
“將軍過譽,此乃職責所在。”
趙遲謙遜答道。
“莫要這般客氣!前次破境之功尚未兌現,今又親手斬殺暴鳶,看來大王又要為如何賞你而煩惱了。”
蒙恬笑著調侃。
“我有何德何能,竟受如此厚待?”
趙遲微微一笑,心中對秦王的嘉獎充滿期待。
忽而,他疑惑問道:“將軍,大王是否知曉我的事跡?”
此話出口,趙遲心神微顫。
作為重生之人,他對秦王的行事風格了然於胸。
“我終於融入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成為大秦輝煌的一部分。”
趙遲內心激動不已。
他曾因母體虛弱未能從軍,如今母親已逝,他決心把握機會,開創人生新篇章。
“千古一帝,秦始皇。”
趙遲眸光閃爍,雖未見過秦王真容,卻對此充滿期待。
憑借此次滅韓大捷,趙遲認為必能麵見秦王。
這樣一位傳奇人物,怎能不令人向往?
“你為大秦立下如此功勳,秦王豈會不知?”
“再說,秦王已有旨意。”
“趙遲接旨。”
蒙恬神情嚴肅,對趙遲說道。
……
趙遲聽見聲音,立刻收斂笑意,俯身行禮。
大殿內諸將齊齊跪拜,氣氛莊重肅穆。
聽聞王旨如同麵見君王,絕不可失禮。
蒙恬鄭重地雙手呈上王旨,高聲宣讀:"雍城大營代理百夫長趙遲,在我大秦滅韓之戰中屢建奇功,不僅擊潰敵軍,且斬殺敵將,堪稱首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依軍律,當予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