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次攻克韓國的戰役中,趙遲的事跡已在雍城軍中傳開;至陽城一役,他的英勇更讓整個秦軍為之讚歎。
人人皆知,正是趙遲帶領軍隊突破城門,親手斬殺了韓軍主將暴鳶。
對每一位秦軍戰士來說,這都是令人驕傲的事。
特彆是那些損失慘重、折損數千士兵的部隊,感受尤為深切。
若非趙遲攻城殺敵,他們的傷亡可能更為嚴重。
進入軍營後,不僅將領對他心悅誠服,普通士兵也對他充滿敬畏。
軍營中推崇強者,而趙遲正是這樣的強者。
身為萬人將,他讓人由衷敬佩。
“屠睢、章邯。”
“未曾想這兩位名留青史的將軍竟成了我的部下。”
望著眼前的兩位二十五六歲的五千將,趙遲思緒翻湧。
重生十年來,他遠離曆史主線,如今卻因投身軍旅而漸漸融入秦帝國統一六國的偉大事業。
未來,在這個諸侯紛爭的時代,趙遲之名必廣為流傳。
“所有精銳已集結,請將軍驗收。”
屠睢恭敬地對趙遲說道。
“很好。”
趙遲點頭應允,邁步走向點將台。
諸將隨後跟上,一同登上點將台。
站在點將台上,趙遲俯瞰整個萬人軍陣。
每位戰士臉上的疲憊與身上散發的淩厲殺氣,無不彰顯秦軍的頑強鬥誌,這一切都被趙遲儘收眼底。
“諸位勇士。”
“吾名趙遲。”
“從今起,爾等皆歸吾統領。”
“此生餘年,趙遲必傾儘全力,為大秦效力,為社稷增光。”
“從此往後,趙遲願與諸君並肩同行。”
“能為爾等主將,實乃吾之榮幸。”
趙遲立於點將台前,環視軍營,聲音沉穩有力,每字如戰鼓轟鳴,直擊人心。
站在高台之上,趙遲年輕卻威嚴的麵容映入銳士眼中。
他們緊握長槍,高舉過頭,齊聲高呼:“趙將軍!趙將軍!”
喊聲響徹雲霄,滿溢著對趙遲的崇敬與忠誠。
銳士們以呼喊展現對趙遲無條件的信任。
秦軍紀律嚴明,而這些銳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隻認可真正的強者。
趙遲雖初掌一軍,卻已獲銳士擁護,可見他在雍城軍中的威名。
軍營內外,他的名字屢被提及,這是對他的能力肯定,也是對他晉升萬人將的敬意。
一旁觀看的蒙恬嘴角微揚:“看來我仍是低估了這小子。”
他低聲說道。
“將軍無需擔憂,趙遲靠實力贏得所有人認可。
在他功績麵前,年齡毫無意義。”
龐壯附和道。
“確實如此,這般年紀便有此成就,就連當年的武安君也比不上。”
“他能在吾麾下成長,將來必成大器,或超吾輩。”
蒙恬感慨。
蒙恬聞趙遲接掌大軍,遂率親信赴軍營近處,欲相助以防銳士生變。
然今觀之,趙遲於軍中威望已深,幾同統帥。
“將軍所言甚是。”
龐壯大點其頭。
蒙恬對趙遲道:“汝立奇功,身為上官,功不可沒。
此後隨吾左右任副將,晉爵一級。”
龐壯大驚,忙向蒙恬行禮:“多謝將軍。”
升任副將不僅增權,更添榮耀。
龐壯心道:“若非此少年,吾豈有此機遇?”
……
望著歡騰的士卒,趙遲心中百感交集。
如今為秦軍中層將領,統領千軍。
他對李煙言的承諾漸近實現——待凱旋而歸,衣錦還鄉,與佳人完婚。
然誌不止於此,他渴望更輝煌的功績,欲破敵首腦、攻城略地,以攬高位。
氣氛平複後,趙遲揮手示意,喧鬨的軍營瞬間安靜。
“我軍雖克陽城,得勝歸來,然韓仍未平。
現由我主軍務,一切照舊,無須調整。
大軍休整兩日,後續行動待令。”
趙遲麵向全軍宣布。
“遵命!”
眾將士齊聲回應。
“散了吧。”
章邯上前揮手,士卒各自歸營。
“傷兵營何處?”
趙遲問章邯與屠睢。
“回將軍,傷兵營設營區邊緣,按規傷員集中於此管理。”
屠睢迅速回答。
“帶我去傷兵營。”
趙遲點頭吩咐。
“是。”
屠睢與章邯領路,前往一偏僻之地。
臨近時,傷兵營內傳來痛苦的呻吟。
“啊……我不想死啊!家中還有妻兒等我!”
“軍醫,快來救我……”
“疼,太疼了……”
傷兵營充斥絕望與痛苦的呼喊。
戰場上,箭雨如織,秦軍無畏;巨石橫掃,依然堅守。
秦軍緊密配合,堅不可摧。
然傷兵營中的勇士同樣脆弱,痛楚與恐懼纏身。
或許正因如此,傷兵營置於隱蔽處,以免未傷者見此動搖士氣。
但這為戰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將軍,您真要進去?”
屠睢目光憐憫。
“我的士兵,有何事我不該麵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遲掀開簾幕,步入傷兵營。
滿地傷員,鮮血與斷肢交錯,慘狀令人揪心。
即便他曆經多次戰役,這般場景仍令他震撼。
“將軍,陽城一戰,敵軍頑強抵抗,我軍損兵折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