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遲也將成為諸多勇士敬仰的對象。
“將軍不但武藝卓絕,且醫術精湛,實乃人中龍鳳。”
“若將軍之策奏效並普及至全軍,我大秦百萬將士皆當感恩戴德,將軍亦會贏得大王更大信任。”
吳大夫內心激蕩,話語飽含敬意。
儘管這些並非他親筆所創,但身為軍中醫官,他倍感振奮。
他有幸成為首個嘗試趙遲救治方案之人,或許借此契機參與到大秦醫術革新的曆史進程。
“我剛才提及的方法,即刻傳授給其他幾位大夫研習。”
“屠睢,速調百名士卒至傷兵營協助。”
“以往僅憑醫師獨自診治,如今不同,無論是烈火還是烈酒消毒,士卒皆可參與其中。”
“我將在營內先行試行此法,隨後前往拜見蒙將軍,促成雍城大軍全麵采用。”
趙遲對屠睢說道。
“遵命。”
屠睢躬身領命。
“無需通報,我已到此。”
此時,傷兵營一側帷幕後,蒙恬攜龐壯緩步而出。
“屬下參見蒙將軍。”
見到蒙恬前來,趙遲與屠睢拱手行禮。
蒙恬揮手免禮。
他目光灼灼,凝視趙遲,神情間流露幾分詫異。
“果然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半晌,蒙恬才緩緩開口。
他從未料到趙遲這般出類拔萃,不僅戰場英勇無雙,創下秦史最快封爵拜將紀錄,更精通醫術。
自趙遲踏入傷兵營,蒙恬便悄然觀察,欲探其應對之道。
結果令他甚為滿意。
單是那一瞥,便覺察到趙遲在此領域根基深厚,思路井然有序。
趙遲初入軍中時,蒙恬便覺其膽識過人,後又屢建奇功,漸成眾望所歸。
如今,他欲破解秦軍傷兵營高死亡率之困局,此舉堪稱震古爍今。
趙遲目光堅定,語氣平和卻充滿力量:“這些將士皆為袍澤兄弟,眼見他們負傷卻袖手旁觀,實難心安。
我們唯有全力以赴,其餘則交由天命。”
蒙恬點頭讚許:“好小子,果然不負期望。
你的醫術方案可即刻推廣全軍。
若能在雍城使傷兵得到救治,將來必惠及整個秦軍。”
“多謝將軍。”
趙遲恭敬行禮。
蒙恬忽有所憶:“啊,對了,你之前所用之藥從何而來?”
趙遲答道:“這是我自配的金瘡藥,專治外傷出血。”
蒙恬細細打量他:“雖有些唐突,但不知你可願將此方呈獻朝廷?”
趙遲毫不猶豫:“拯救我大秦將士性命,乃我分內之事。”
在他看來,這金瘡藥不過是雕蟲小技,隨修為增進,此類藥物早已不足掛齒。
他已有更高階的療傷聖品——小還丹。
然而,一旦上奏秦王,這金瘡藥將拯救無數將士生命,其意義甚至超越滅國之功。
趙遲,你是個難得的賢才。
若此藥方流傳於世,必能扭轉乾坤。
哪國得到它,不僅能大幅提升傷兵救治效率,還能助我秦帝國運勢更盛。”
“將軍放心,此事我定全力以赴。”
“你所提的軍營醫道革新及金瘡藥配方,我會如實稟報大王。”
“以大王之英明,自會知曉這是非凡功績,絕不會虧待你。”
蒙恬語氣沉穩,鄭重承諾。
這份功勞,他絕不會獨占,更不容他人染指。
……
數日後。
陽城之戰後,韓的門戶陽城失守,其核心區域徹底暴露。
陽城陷落引發連鎖反應,韓境多座城池相繼淪陷,落入秦軍手中。
二十萬秦軍從四麵合圍,直逼韓都。
此刻,韓國已處於存亡之際。
陽城,城邑府邸內。
蒙恬召集諸將商議滅韓大戰。
“大軍集結如何?”
蒙恬端坐主位,目光掃過諸將。
能出席此次會議者皆為統領萬人以上的將領,趙遲也在其中,這是他首次參與如此高規格的戰略會議。
“回蒙將軍,上將軍製定的合圍計劃已完成,韓都現已被我軍圍困。”
龐壯答道,“明日即可兵臨韓都,打響最後一戰。”
話音落下,殿內諸將無不震動。
韓國如今已是強弩之末,十餘萬精銳或被擊潰,或投降,僅剩數千殘軍逃回陽城,兵力不足兩萬。
秦軍若發起進攻,如探囊取物般輕鬆。
無人願意錯過這絕佳機會。
龐壯話音剛落,殿內統領萬人以上的將領齊齊站起。
“末將願為先鋒,踏平韓都。”
“懇請蒙將軍恩準。”
“末將亦願效力。”
“求蒙將軍成全!”
刹那間,眾人紛紛請戰,唯趙遲未動。
“趙遲,你為何不請戰?”
蒙恬笑著問道。
“回將軍,末將在之前戰事中已有不少斬獲,這種頭功讓予他人吧。”
趙遲平靜回應。
眾將聽罷,稍感安心。
秦軍律令嚴禁將領私鬥,卻鼓勵爭先。
戰功是評定將才的唯一標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倒是乾脆。”
蒙恬點頭讚許,心中暗想,趙遲的功績毋庸置疑,但他若太過鋒芒畢露,難免遭人嫉妒。
此刻他選擇低調行事,實屬明智之舉。
“區區破城之功何足掛齒?取韓王首級方顯真章。”
蒙恬語氣平靜,“諸位爭雄與否,我自另有所謀。”
趙遲微微一笑,深知蒙恬看似謙遜,實則心懷深意。
久經軍旅的他豈會被輕易挑撥?
秦王英明,流言自不足以動搖根基。
趙遲篤信,唯有建功立業方可穩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