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遲說完,
降卒皆沉默不語。
“即便身為降卒,也是軍人。”
“連本將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敢回答嗎?”
“十餘萬大軍竟無一人展現軍魂,甚憾。”
趙遲怒斥。
刹那間,
不少降卒神情顯屈辱與愧疚。
他們不敢出頭,實因降兵身份,深知淪為降者便成秦廷奴隸,即便受欺亦無人庇護。
所以,他們隻能忍辱偷生。
忽然,一名降卒站起,直麵趙遲。
“好。”
“你的行為讓我知道,這些人並非全是懦夫。”
見有人站起,趙遲點頭稱讚。
隨即,
又有幾名降卒緩緩站起,目光堅毅。
那率先起身的士卒語氣平靜地說道:“趙將軍,您提到的那些優待,我們從未感受過。”
“我們參軍完全是被朝廷強行征召,半點不容抗拒。
實際上,我們並不想當兵,但若違抗命令,家人就會受到朝廷的懲罰。”
“至於軍餉,更是奢望。
加入軍隊後,能得到一點已經算是朝廷的恩賜,期待全額發放根本不可能。”
“確實如此。”
“不僅軍餉被削減,即便立下戰功,大多也會被上級侵占。
除非出身顯赫,否則像我們這樣的寒門子弟,即使才華出眾也難獲升遷。
若不賄賂上司,甚至會在軍營中遭受欺淩。”
“更彆提,一旦戰死,朝廷對遺屬沒有任何撫恤。
我們既非貴族,隻是普通百姓,朝廷怎麼會關心我們的生死?”
“將軍,我們能說的話都說完了。”
這些站起的降卒一個接一個地回應著。
每句話都加重了城外其他降卒的憂慮。
作為將領,他們本該受到尊敬,令人欽佩。
然而,這些人完全沒有尊嚴可言,隻是被彆人操控的棋子。
在這片中原大地,能讓百姓敬仰並為自身爭取機會的隻有秦帝國的軍隊。
其他國家無一例外,權貴壟斷權力,獨占利益。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通病。
在曆史的長河中,秦帝國為何能統一天下?
依靠的不僅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也不僅是他個人的努力。
它依賴的是秦帝國穩固的基礎和全國上下的一致努力。
趙遲認為,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秦帝國法製與製度的優越性。
因為秦帝國的體製遠超其他諸侯國。
商鞅變法讓國家變得強大,雖然秦律嚴厲,但經過多年的演化,如今已稍顯寬容。
至少,秦律能讓每位秦人得到相對公平的機會,憑借戰功改變命運。
這是其他國家無法做到的。
“很好。”
“你們的回答讓我滿意。”
“我再問你們一個問題。”
“你們知道我們大秦朝廷是如何對待將士的嗎?”
趙遲帶著笑意再次高聲問道。
“卑職略有了解,若有不當之處,請將軍莫怪。”
先前第一個回答的降卒畢恭畢敬地答道。
“說吧。”
“本將準你直言。”
趙遲擺手示意。
“據說軍中有傳聞,朝廷指責秦帝國殘暴無道,隻知道殺戮,不懂仁義,士兵全是被強迫征召,沒人自願從軍,而且沒有軍餉。”
那名降卒結結巴巴地說完,咬牙忍住情緒。
周圍的降卒紛紛點頭附和。
趙遲對此毫不意外。
秦軍年俸,天下無雙,他國莫能企及。
各國為貶低秦朝,必不讓此事流傳,聯合詆毀大秦。
“我大秦銳士。”
“諸君可聞適才之言?”
“韓人誣蔑我大秦軍士被迫從軍,且無年俸。”
趙遲忽大笑。
話音未落,
“哈哈哈!”
全場笑聲震天,不僅城關上秦軍,外圍銳士亦隨之大笑,然而笑意中滿是輕蔑。
麵對外邦中傷,身為秦軍,除卻冷笑這些荒唐之語,還能如何?
見此情景,降卒無不驚愕。
“今日。”
“我將向諸君展示,何為真秦帝國,何為大秦軍士。”
趙遲麵容嚴肅,語氣堅定:“按秦律,年滿十歲男兒,皆須服役半年,期滿可退伍或續留。”
“再者,新老士兵均有年俸,足養家糊口。”
“若我大秦軍士皆被強征,毫無年俸。”
“我大秦軍何以有此戰力?”
“爾等何以敗於我大秦銳士之手?”
話音剛落,眾多降卒心中已開始思索。
確實。
若秦軍皆被迫從軍,戰場上怎會這般英勇,軍紀怎會如此嚴明?又怎能輕易將其擊潰?
顯而易見,這是一支信念堅定的軍隊。
“此外,還有一事告知諸君。”
“之前我曾問過諸君問題,在我大秦,一切皆有相應回報。”
“身為我大秦銳士,入伍即享年俸,殺敵則得戰功,進而升職加爵。
為國捐軀者,朝廷必厚待家屬,給予撫恤。”
“我大秦軍中,無貴族和平民之分。”
“在我大秦,人人皆可成貴族,人人皆有機緣封侯拜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投身軍旅,為國殺敵建功,即可封爵,憑軍功晉升,人人皆有機會。”
“此乃我大秦律法賦予每位子民的機遇。”
趙遲正色告誡降卒。
此言一出,降卒震驚不已。
彼此對視,眼中滿是懷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