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這些可飛之物更難捕捉_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 > 第107章 這些可飛之物更難捕捉

第107章 這些可飛之物更難捕捉(1 / 2)

他意在組建一支精銳騎戰部隊,一支令騎兵聞風喪膽的存在——猛虎軍。

天下無人能駕馭這些猛獸,但趙遲卻信心十足。

“上將軍。”

“為何下令捕捉這麼多猛虎?”

屠睢不解地問。

當初接到命令時,眾人皆感震驚,畢竟這些猛虎難以掌控,即便用於戰場也難以確保安全,甚至可能危及自身陣營。

“我要征服它們,組建我最強的騎兵,也是世間最強的騎兵。”

趙遲語氣平靜。

隨即,他高聲下令:“血虎!”

“前去震懾它們。”

趙遲果斷下達指令。

瞬間,身後的血虎邁著沉穩步伐進入營地。

看到籠中的猛虎,血虎眼中閃過興奮之色。

畢竟這是它首次見到如此多同類。

論血脈,這些猛虎遠不及血虎,因血虎乃神獸之後裔。

血虎傲然掃視咆哮的猛虎。

隨後,

仰天長嘯,

“吼!”

震耳欲聾的吼聲從它口中爆發,直衝雲霄。

在這虎嘯之下,

原本狂躁嘶吼的猛虎頓時顯出畏懼,一個個收起凶狠,蜷縮在鐵籠內,顯得極為驚恐。

它們聽聞血虎咆哮,目睹其身形,滿心儘是恐懼。

仿佛血虎就是它們的主宰。

見此情景,

眾下屬無不震撼。

曾桀驁不馴的猛虎如今變得溫順聽話。

這一切功臣,正是趙遲的坐騎血虎。

“上將軍的坐騎可是獸王?”

“太過厲害了。”

“這就是上將軍的計劃?以血虎威懾猛虎,進而馴服它們,如此便能打造獨特的猛獸騎兵。”

屠睢等人相視一笑,皆露喜悅之色。

此刻,

他們終於明白趙遲為何下令捕虎。

若此騎兵成軍,必將所向披靡,即便是當年趙國的胡服騎射,麵對它也將無計可施。

猛虎之威,一聲怒吼足以讓戰馬膽寒。

“果然是神獸血脈,天生震懾同類。”

看著血虎表現,趙遲心中竊喜。

“都馴服了嗎?”

趙遲以心靈感應詢問血虎。

“主人,這些小家夥已歸順於我,我是它們的王,不會再有異心。”

血虎的聲音在趙遲耳邊回蕩。

“很好。”

趙遲滿意點頭,對李雄道:“把所有籠子都打開吧。”

“上將軍,這些野獸性情暴烈,若放出來,您的戰馬能否駕馭局麵?”

李雄擔憂地問。

近千萬猛獸數量龐大,一旦失控,對邯鄲的破壞將不亞於十萬大軍的衝擊。

“開!”

趙遲一聲令下。

“遵命。”

李雄不敢違抗,迅速安排執行。

片刻間,戰士們懷著緊張與恐懼依次打開籠門。

猛虎出籠,未如眾人預期般狂躁,而是安靜地步出,徑直走向血虎。

隨後,每頭猛虎均俯身跪伏於血虎前。

很快,數千猛虎悉數出籠,在血虎麵前整齊趴伏,如同朝拜其王者。

目睹這般奇景,營中將領與士兵無不震撼。

“告訴它們,從此刻起,它們將留在此處,成為我秦軍的坐騎。”

趙遲言辭沉穩而有力。

“吼!”

血虎隨之長嘯,所有猛虎更低垂頭顱,顯出順從之意。

“章邯。”

趙遲回頭下令。

“末將在!”

章邯立即回應。

“從你部下騎兵中挑選五千精銳,與這些猛虎共同訓練,這支猛獸部隊便稱為猛虎軍。”

趙遲滿懷期待地說:“這支部隊將成為我軍最強戰力,勢不可擋。

猛虎軍出擊時,麵對敵軍騎兵,亦將成其勁敵。”

章邯堅決回應:“末將定不負上將軍所托。”

語氣中充滿自信。

屠睢與任囂投以羨慕目光,章邯麾下這支騎兵日後必將威名遠揚,一展即驚世。

趙遲對血虎囑咐:“你留此鎮守這些獵物。”

接著轉向李雄道:“走,去看看飛鳥。”

李雄恭敬答道:“請上將軍隨我來。”

隨即領路前行。

不久,眾人到達大營後方,籠子比關押猛虎的小很多,籠中飛鳥也溫順不少。

籠內約有數百隻飛鳥,顯然捕獲它們頗費周折。

相較猛虎,這些可飛之物更難捕捉。

見此情景,趙遲眼中掠過一絲喜悅。”此世尚存光明,環境未遭破壞,故猛獸與飛鳥皆繁盛。”

“金雕、獵隼,鷹類佼佼者,飛行高度遠超鴿子,速度亦快得多,擅警戒,既能傳信又能偵視戰場。”

“野生鴿子為常用通訊工具,直至數百年後才被識其價值。”

“可為何捉了這麼多麻雀?”

“然鷹與鴿數量已足夠。”

趙遲環顧四周,將所有飛鳥儘收眼底。

“諸位退後十丈,無吾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他對眾將發令。

隨後,他走向獵隼與金雕。

馴服猛獸時有血虎血脈壓製,趙遲無所憂慮,然訓練飛禽仍需親力親為。

副職得以施展才能,諸將不敢懈怠,立即撤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遲走近一隻獵隼,雖屬飛禽卻為捕獵者,氣勢極為凶猛。

它冷峻的眼神緊盯著趙遲,似存戒心。

然而,趙遲神色自若。

“馴獸光環。”


最新小说: 軟飯不軟,閒婿不閒 守寡後嫁給了皇帝 重生官場:我閃婚了美女縣長 無敵的父親們 1985:理科學神的哈工大歲月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將相皆俯首 畢業後,我和契約姐姐假戲真做 末日,我創造了第五天災! 穿越三年,你跟我說這是大唐? 在民族資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