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才華橫溢,竟將此事剖析得這般透徹,末將深感欽佩。”辛勝拱手言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祖龍靜默不語,眼中卻泛起一絲愉悅。
儘管僅與燕丹有過一麵之交,但他早已洞悉燕丹的本質。
燕丹一直自視甚高,認為勝過王上,殊不知此人胸襟狹窄。
然而,話鋒一轉。
"此次雖危機重重,但對大秦而言……"
"我們應感謝燕丹。”趙遲唇角微揚,直言道。
"確實該好好謝他。”祖龍立即附和,嘴角浮現笑意:"如今晉地已歸入我大秦版圖,寡人為如何應對齊、楚、燕諸國煩惱不已,如今燕丹送來一個極佳的借口。”
"大秦出兵伐燕,名正言順,齊楚二國即便不滿也無可奈何,因他們找不到出兵的理由。”
"以往他們總是以名正言順為由對抗大秦,那麼這一次,就看看他們會如何應對。”
至此,祖龍與趙遲相視一笑,心意相通。
燕國的衰亡,皆因燕丹而起。
"報!諸位公子求見。”
殿外傳來趙高的通報聲。
"讓他們進來。”祖龍平靜回應。
刺殺之事已然傳開,他的兒子們必然聞訊而來。
這是人之常情,也是示好的表現,否則恐被祖龍記恨。
殿門徐徐開啟。
扶蘇、胡亥、公子高——祖龍的幾個兒子匆匆步入大殿。
"父王。”
"孩兒聽說您遇刺,父王可安好?"
章節:父子間的試探
祖龍凝視著麵前的兒子們,心中波瀾不起。
他們哭喊著入殿,心機卻深藏不露,唯扶蘇稍顯自然,雖憂慮卻不失禮。
祖龍暗自冷笑,這些宮中長大的孩子對他並無半分親情,唯有懼意。
或許在他心裡,巴不得自己早逝,以便爭奪儲位。
但這秘密除黑冰台外無人得知。
祖龍早有準備,一旦真有不測,誰也彆想繼位,因為他們根本不配。
想到這裡,祖龍愈發確信當年立下遺詔的英明:"今日之事,足證立遺詔之必要。
若我遭遇不幸,這些人根本無力安定秦帝國,除了遲兒,無人堪當此任。”
提及趙遲,祖龍眸中掠過一絲欣賞。
要非他遠赴千裡來救駕,自己恐怕早已殞命。
相較之下,身邊這些兒子更顯虛偽。
“寡人無恙,爾等退下。
寡人尚有要事與武安君商議。”
祖龍語氣溫冷,不願多看這些人偽善的麵容。
他對趙遲的忠誠已明了,對皇室子弟愈發失望。
“諾。”
祖龍之言令諸子稍斂浮躁,依序拜彆離去。
路過趙遲時,各人心思難掩。
“辛勝,你也退下。”
祖龍說道。
“大王,此二劍如何處置?”
辛勝恭敬問。
“賜予你如何?”
“這兩劍乃神兵,刺客最宜用。”
趙遲適時插言,“若賜頓弱,必能施展更大威力。”
“既武安君喜愛,便給便是。”
祖龍自不會拒,畢竟秦帝國終歸是趙遲的,這點小事不足掛齒。
“諾。”
辛勝即刻奉上寶劍,趙遲坦然接過。
“臣告退。”
辛勝行禮後退出章台宮,唯祖龍獨坐其中。
“這些逆子,表麵擔憂,實則或盼寡人速亡。”
祖龍不禁歎言。
“大王不可妄言。”
“並非全然如此,扶蘇確有真心憂慮者,雖固執,但真心為吾安危。”
趙遲正色答。
他察及諸子神情,真偽立判。
如胡亥,當眾痛哭,然眼中毫無波瀾,分明作態。
可見其心思縝密,否則難以篡位成功。
“昔日汝與扶蘇不和,今日卻為其美言?”
祖龍含笑問。
“從未有過不合。”
“不過是性情差異,若因瑣事耿耿於懷,那吾之格局未免狹隘矣。”
趙遲笑著回道。
歸根結底,扶蘇並無惡意。
扶蘇以品行端正、仁德著稱,深得民心,即便死後仍有誌士舉其名號反秦。
遺憾的是,他受儒家影響過深,性格難免受限。
若有李思這樣的賢師指點,扶蘇的眼界定會更為廣闊。
祖龍欲讓趙遲教導扶蘇,趙遲即刻辭謝,直言性情直率,治軍嚴厲,皇子亦不例外。
加之扶蘇對其師信賴有加,恐難以改變其想法,故建議另覓良師。
祖龍雖感失落,卻未強求。
於趙遲而言,他更專注於提升實力,以便在這即將到來的亂局中立足。
涉足皇子之爭,隻會乾擾長遠布局。
趙遲麾下勢力注定將成為左右天下的關鍵力量,到時天下儘歸他掌。
“可知黑冰台?”
祖龍忽然發問,目光玩味地看著趙遲。
黑冰台?趙遲故作茫然。
“這人又在裝糊塗。”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