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請坐。”
趙遲微笑著示意,揮手讓左右落座:"我在各國王宮中見過不少,但這座楚宮最為恢宏,我秦帝國有福了。”
眾人附和。
"如此,我也無須拘泥形式了。”
"王座不敢坐,但這台階尚可。”
趙遲走到王座下,審視眾人:"諸位將軍怎麼看?"
王翦與桓漪眼中閃過一絲深意:"旁人無資格坐這王座,但武安君未來未必不行。”
……
那天章台宮中,祖龍明確表態,王翦和桓漪心知肚明。
趙遲將是大秦未來的繼承者。
"諸位將軍,戰果如何?"
趙遲看向王翦等人。
"稟告武安君……"
"此役勝楚,全因武安君抓住楚國內亂良機,我軍大獲全勝。”
"楚國兵強馬壯,兵力超百萬。
若非趁其內亂出擊,我秦軍滅楚代價難以想象,更不可能一年完成。”王翦說道。
"王將軍所言極是。”
"楚國地廣物豐,國力雄厚,楚軍戰鬥力強勁。
若非我軍及時行動,滅楚需耗時多年。”桓漪讚同。
"武安君把握戰機,我軍情報部門在楚地施加影響,加劇內亂,終得大捷。”
"此戰我軍殺敵二十多萬,俘虜數十萬,以壓倒性優勢僅損數萬人。”屠睢補充。
"楚國已敗。”
"未負大王期待。”
"如今中原,我秦僅餘一敵。”
趙遲輕笑,眼神冰冷。
"稟告武安君。”
提及楚國,在淮南殘存之地曾向齊國求助,齊王雖應允,但齊軍在前往淮南途中遭我軍伏擊,被迫撤退。
“隻需穩固楚地。”
“滅齊對我大秦而言輕而易舉。”
王翦堅定說道。
粗略估算時長,自大秦滅韓至滅楚,不過十年。
在史冊記載中,大秦滅六國共耗時十四載,如今趙遲重生於此,主導時代,加快了大秦統一天下的進程。
“因此,”
趙遲緩緩開口,眼中透著狂熱,“傳我命令:上將王翦率領函穀大營鎮守楚地,監管楚國降卒;藍田大營與邯鄲大營北上,進攻齊國。”
趙遲環顧殿內諸將後立即下達軍令。
話音剛落,大殿內諸將臉色驟變。
“武安君。”
“此事絕不可行。”
“如今剛平定楚地,楚地廣闊且尚未完全穩定,貿然攻齊,恐楚地餘黨生事,對秦帝國掌控楚地極為不利。”
王翦立刻站出反對。
“確實如此,武安君。”
“滅國之戰需謹慎,切莫急功近利。
平定楚地已耗費大量國力,百萬大軍糧草供應使國庫緊張,若再攻齊,不僅難以速勝,還會加重財政負擔,影響國家安定。”
桓漪也附和。
其他將領雖未說話,但神情間大多認同,認為此時不宜對齊動兵。
麵對眾將的質疑,趙遲依舊鎮定,僅微笑回應:“此番並非真要攻齊,隻是虛張聲勢。”
“諸位認為秦廷糧草不足,齊國會毫無察覺?”
“此次謀劃,旨在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齊國主動歸降。”
眾人聽後,皆陷入沉思。
“武安君,”
“逼迫齊國低頭談何容易。
齊國雖不如楚國強盛,但也擁有數十萬兵馬,若其拚死抵抗,又該如何?”
“若齊國執意頑抗,這對秦軍而言也不是好事。”
王翦心中仍有疑慮。
趙遲卻充滿信心:“齊王不過膽怯之輩,畏懼生死與。”
“此事既已決定,若有差錯,責任由我一人承擔。”
“諸位隻需遵令行事即可。”
趙遲目光銳利,一聲號令,無形威壓彌漫,大殿瞬間安靜,再無人敢反駁。
大秦軍中,無人敢違抗軍令。
趙遲身為秦王欽點的武安君,統領三軍,他的指令即是最高準則。
部署完畢,趙遲揮手示意諸將退下。
屏退旁人後,他全神貫注於係統獎勵。
此役,秦軍九十萬討伐楚國,斬殺無數敵軍,這些戰果全部轉化為趙遲的經驗值。
他打開屬性麵板查看:
等級:先天八重境
體力:
真氣:
修煉法門:圓滿基礎內功、九陰九陽生生不息,可恢複真氣)
……
升級所需經驗:
近日,趙遲勤勉苦練,累積已超四萬經驗。
隨著修為漸深,每一步愈發艱難。
而戰場殺敵獲取經驗,對他來說是最快路徑。
“此次突破應無阻礙。”
趙遲心想。
隨即聯係係統:“結算戰果。”
係統回複:“恭喜主公指揮大軍殲滅敵軍,收獲海量經驗!”
“當前經驗已達升級標準,是否突破境界?”
係統提示。
趙遲果斷回答:“突破!”
話音剛落,金光環繞全身,丹田真氣急速增長,最終衝破先天境任脈難關,邁入新境界。
貫通任督二脈即可達先天境巔峰,趙遲距離此目標僅一步之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今已至先天九重境。”
“還需更多經驗才能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