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陛下。”
群臣紛紛附和。
“寡人與王後分離已有二十五載。”
“如今王後歸來。”
“寡人想好好陪伴她。”
“因此,寡人有個決定……”
祖龍說完,目光投向嬴遲,顯出深深信任:“從今日起,寡人將在後宮陪伴王後,除關乎國家根本之事外,其餘皆由太子裁決。”
“自此以後。”
“太子將代為上朝,統領全部政務,無論官員任免、軍機動態,還是天下要務、刑罰處置,均由太子發令。”
“滿朝文武,皆須遵從太子旨意。”
“不可有誤。”
此言一出,群臣麵色大變。
儘管早知祖龍對嬴遲的器重,料到他將來可能傳位於嬴遲,但沒想到他會在此時將朝政全權交付給嬴遲。
祖龍不僅讓渡了王權,更在正式登基前便掌控大權。
這一舉動,在曆史中絕無僅有。
朝代更迭,人事亦隨之變化。
對於文武百官來說,這並非喜事。
尋常太子監國尚可應付,但嬴遲不同——這位冷峻剛毅的大秦戰神,是安定天下、統領萬邦的核心人物。
他行事果斷,手腕淩厲,遠超先王。
在這樣的君主麵前,群臣隻能俯首聽命,毫無反抗之力。
加之嬴遲雖未正式登基,卻早已掌控大權,這使他推行新政更加得心應手。
文武百官因此壓力倍增,當麵對祖龍堅定的目光時,他們意識到局勢已不可挽回。
“爾等聽清楚了嗎?”
祖龍掃視空曠的朝堂,語氣溫和卻不容置疑。
群臣頓時噤若寒蟬,麵露驚恐與不安,齊聲道:“臣等遵從太子號令。”
“遲兒。”
“從今日起,秦帝國便是你的責任。”
“無論何事,為父都會全力相助。”
“寡人賜予你最高權力,你現在就是大秦之主。”
祖龍轉向嬴遲,目光炯炯,充滿期待。
他希望嬴遲能為大秦帶來新的氣象,也希望嬴遲過去創造的奇跡再次重現。
畢竟,刺殺事件後,作為君主的祖龍不便親自處理政務,而嬴遲的每一步行動都將重新塑造秦帝國的政治格局。
祖龍真心如此。
他與冬兒分離太久,不願再經曆片刻分離,決心彌補多年的遺憾。
借助這個機會,他希望兒子能夠得到治國曆練,同時也能多陪伴冬兒。
若有條件,他還計劃帶著冬兒遊曆四方,兌現當年的承諾。
“父王請安心。”
“兒臣定不負所望。”
嬴遲坦然接受重任,毫無退縮之意。
掌握這般權柄,他立誌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大秦——一個與眾不同、崛起為軍事霸權、開啟無儘征戰時代的帝國。
這些宏圖偉業,他勢必要實現。
“那麼,接下來的事就交給你了。”
“寡人,要去尋你娘了。”
祖龍環顧四周,緩緩起身,轉身離開。
殿堂之上,隻剩下嬴遲。
文武官員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既有緊張也有敬意。
眾人隱約察覺,一場劇烈變革即將到來,這股力量注定不可阻擋。
“臣在!”
兩人齊聲回應。
此情此景,讓滿朝文武無不心生畏懼,不知嬴遲的真實意圖。
尤其是那些卷入刺殺陰謀的權貴,更是惶恐至極。
“雍城刺殺動用了上千名刺客,絕非一人所能策劃。”
嬴遲冷冷說道:“給你們機會自首,否則禍及全家。”
話音剛落,如同晴空霹靂,全場震撼。
眾人惶恐,無人應答。
“此事隱秘,連太子都未必知情。
若認罪,嬴遲定不會放過我的家人。”
“唯有拚儘全力,賭他不知情。”
“此事由胡亥公子主使,嬴遲總不能動胡亥,他可是大王之子。”
心生恐懼的同謀默默無言,大殿一片寂靜。
顯然,沒人願意站出來。
見無人回應,嬴遲冷笑:“既然如此,休怪我不念舊情。”
一聲令下,數百將士湧入,開始抓捕。
嬴遲早已掌握刺殺行動的所有細節。
頃刻間,數十名官員被捕,其中包括胡亥。
“嬴遲,你想做什麼?”
“我是父親的兒子,秦帝國的公子,你怎敢這樣對我?”
胡亥憤怒高呼。
“嬴遲,我是禦史言官,你無緣無故抓我,難道不違法?”
“我是廷尉府屬員……嬴遲,你怎麼能這樣做?”
頓時,朝堂充滿憤怒與絕望的呼喊。
“我已給你們機會。”
“但你們不懂珍惜。”
“刺殺父王,甚至想殺我。”
“此罪,絕不寬恕,必滅族以儆效尤。”
嬴遲對眾臣的哀求充耳不聞,冷靜直言。
隨後,他看向胡亥。
“作為父親的兒子,他隻希望你平安。
但你為了私利,竟欲弑父殺兄,此罪,我絕不容忍,秦帝國也不會容忍。”
嬴遲冷酷說道。
“嬴遲,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是你強加的罪名。”
胡亥竭力掙紮,堅決否認。
“你以為你的計劃天衣無縫?”
“讓我告訴你。”
“在你們動手前,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中。”
“雍城之行,是父親和我設下的圈套,隻為引你們上鉤。”
嬴遲冷笑。
他揮了揮手。
“將所有參與刺殺的人囚入獄中,明日刑場淩遲處決,所有叛逆者全族,一律株連,不分男女,不論老幼,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