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聞北疆急報,匈奴犯邊。
嬴遲言語雖輕,卻字字有力。
此言一出,滿殿皆顯凝重之色。
“外族膽逆天威,當受嚴懲。”
蒙驁率先出列,語氣堅定。
“臣附議!”
呂不韋隨即附和,慷慨陳詞。
二人雖曾為東宮舊臣,然嬴遲即位後地位漸高,雖無明確官職,卻能參議國事,頗具份量。
“北疆蠻夷,不知天高地厚。”
“竟敢挑釁我大秦尊嚴,死不足惜。”
“懇請陛下揮師北伐,蕩平這些狂徒,以彰我大秦威儀。”
“今四海歸順,國力鼎盛,豈容異族妄動?”
群臣齊呼響應,共主討伐匈奴。
“五十萬大軍糧草是否齊備?”
嬴遲問馮劫。
“陛下儘可放心,一切已準備妥當。”
馮劫速答,“秦帝國糧草充裕,不僅國庫豐盈,各地軍營與郡城倉儲亦儲備充足,隻待聖令一下,便無後顧之憂。”
“蒙毅。”
“兵器改製進展如何?”
嬴遲注視蒙毅。
煉鐵之術既已成熟,傳於少府軍械司,半年過去,蒙毅當有成果。
“陛下,得煉鐵之法後,我已命少府兵器坊專造鐵器,首批更換者為北疆戍卒。”
“如今五十萬北疆戍卒已全副武裝鐵器。”
“下一步,將為南疆藍田大營換裝。”
蒙毅即刻回應。
“做得好。”
嬴遲滿意讚許。
大秦朝堂人才濟濟,遠超他朝盛世之繁盛。
亂世出英雄,此輩大臣助秦一統。
“馮劫。”
“持朕詔書,由北地各郡府庫調撥糧草往邊關,保障供應。”
嬴遲當即吩咐。
“臣遵旨。”
馮劫領命而去。
“此外。”
嬴遲略作停頓,環視群臣,似有決斷:“一統天下的戰事,自此征匈奴開始。”
“朕欲親征。”
“北赴邊塞。”
“李青、辛勝及八千猛虎軍隨朕同行。”
此言一出,群臣震驚。
“陛下,戰事有諸位上將軍足矣,陛下不必親征。
若陛下離鹹陽,國事何以料理?還請陛下三思。”
馮去疾、韓非等人勸諫。
滿朝文武爭相勸止。
“罷了。”
嬴遲語氣威嚴。
滿殿頓時寂靜無聲。
"朕出身行伍,以戰場立業,亦憑沙場奠定基業。”
"若要朕久居深宮,遠離戰事,此非朕所願。”
"朕親征,關乎統一大業根本。”
"至於朝中事務,"
"由馮相與韓相料理。”
"此外,父皇雖已退位,仍居鹹陽。”
"朕尊父皇為太上皇,授其監國之權。
朝臣遇事難決,可赴行宮請教。”
"有父皇坐鎮鹹陽,朕心無慮。”嬴遲直言。
正如嬴遲所言,戰場才是歸屬,強身殺敵是追求。
困於朝堂非其誌。
朝中賢臣已固局勢,父皇儘享天倫,此等助力豈可輕廢?嬴遲欲安逸,嬴遲不允。
群臣見嬴遲決心,唯餘恭敬:"臣等遵旨。”
"甚好。”
"此事議定。”
"諸臣若無異議,可退朝。
日後若朕有所需,自當遣人傳信。”嬴遲終離宮。
嬴遲麵露釋然:"父皇,此番給您驚喜。”出秦王殿,笑意浮現。
行至祖龍行宮,少年嬴遲昂首入內:"父親。”
"看,我已追上您的步伐,快追上您了。”
他周身透著武者氣魄,忽然一女童現身,比他矮些,卻更顯嬌美,眉宇間似嬴遲。
"姐姐。”
"你真厲害。”
女童出現,少年收斂傲氣,似見克星。
二人是嬴遲兒女,時光飛逝,兄妹已成翩翩少年與絕美少女。
雖生於富貴,未染紈絝習氣,因父教養得體。
"哈哈!"
"你們比祖父出色,才學不久,快追上祖父了。”祖龍含笑打量這對孫輩,滿心歡喜。
嬴遲非僅育嬴鈺琪與嬴熙,後宮眾多佳麗亦添子嗣,然地位遠遜兄妹,無緣常伴祖龍。
"政哥哥,開飯啦。”
女子緩步而來,依舊雍容華貴,儀態非凡。
“祖母喚你們去用飯。”
"走吧。”
祖龍輕觸兩孫兒的頭,一手牽一個,步入殿堂。
見祖父笑意滿麵,可知近來的閒適生活令他十分愜意。
剛入大殿,忽聞——
"陛下到!"
呼聲回蕩行宮。
"爹爹來啦!"
嬴鈺琪兄妹雀躍不已。
祖龍回首,嘴角微揚:"這小子倒還記得來看我。”
不久,嬴遲進宮。
"爹爹。”
兄妹二人迎上,笑靨如花。
"不錯。”
"看來你們沒偷懶,已接近先天境界。”
嬴遲瞥視兒女,滿意點頭。
他對子女格外用心,不僅親自灌頂授業,更親手煉製藥丸鞏固根基。
這兩孩子天賦不凡,即便無人指導,亦很快可達先天之境。
"全賴爹爹教導有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嬴鈺琪低聲回應。
此女對弟強勢,對父卻溫柔恭順。
"真是個小妖精。”
嬴熙看姐姐撒嬌,心中酸楚。
無人懂他苦衷,皆被她外表所惑。
嬴遲眸光微沉,看向祖龍,笑道:"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