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求敗低頭認錯。
“皇禦力已超天人,達破碎之境,世間無雙。”
白起肅然道。
獨孤求敗震驚:“驪山之劫,秦王親手擊殺那達天人巔峰的高僧?”
白起坦然回答:“驪山一戰,皇上借強者之血重啟皇陵,百萬將士複生,皆因秦王親手滅儘來犯之敵。”
獨孤求敗沉默,驪山聚集了數十位天人巔峰、數百大宗師及數萬宗師與先天武者,卻儘為秦王所敗。
“天人境之上,一人之力,橫掃天下豪傑。”
獨孤求敗喃喃自語:“我以為秦王剛入天人,不想已登更高境界。”
忽有所悟:“秦王是否破解了的詛咒?”
白起搖頭:“未見絲毫痕跡。”
“秦王之能,遠超想象。”
獨孤求敗感歎:“若非親見,難以置信。”
“切勿輕視世人。”
白起語重心長。
“晚輩銘記。”
“汝可有疑惑?”
“何以無人能破天人境?”
獨孤求敗目光熱切。
“欲知答案?”
白起淺笑。
“懇請指點,晚輩願傾所有。”
獨孤求敗語氣堅定。
“可願歸順於我國,為陛下效力?”
白起目光如炬,直視獨孤求敗,此乃稍縱即逝的良機。
獨孤求敗不假思索地答應:“我願歸順。”
“你未曾深思熟慮?”
“投身朝廷便意味著失去自由,皇命如山,不可違抗。”
白起再度發問。
投身朝廷,便再無回頭之路,君命難違,此乃鐵律。
“若失去自由能換得更高修為,又有何妨?”
獨孤求敗含笑回應。
即便困於劍塚,他也無自由,實力雖存卻未達巔峰,如此自由毫無價值。
“朕給予你這個機會,能否被接納,取決於你的造化。”
白起說道。
“多謝武安君成全。”
獨孤求敗點頭致謝,心中滿是對機遇的期待。
“隨我前往長安。”
白起當即說道。
“武安君不是仍在領軍?”
獨孤求敗疑惑地問。
“兵權早已交予副手,即便我在長安,戰局仍如指掌,號令瞬息可達。”
白起微笑回應。
“晚輩對武安君之威深懷敬仰。”
“入秦之後,方知我秦根基深厚。”
白起說完化作流光,直奔長安。
獨孤求敗緊隨其後,毫無遲疑。
即便相隔千裡,憑借二人的速度,不過片刻即可抵達。
……
長安。
近來對嬴遲而言,一切順遂,皇妃邀月與憐星皆已歸心。
同時,他一邊處理政務,一邊享受齊人之樂。
大殿內,係統提示音突然響起:“恭喜主人,滅西夏國,獲得地階寶箱。”
想起在大秦時,滅一國得一玄階寶箱已屬不易,如今進入更高層級的綜武世界,滅國所得自然提升。
這片天地比大秦更為廣闊,疆域擴展數倍,這也是嬴遲需要時間才能平定的原因。
調兵遣將、治國安邦都需要時間,這片大地浩瀚無比,即便古時大秦,統一也需要花費數十年。
“不久後,少林召集的宗門勢力想必已經準備就緒。”
“經驗不可浪費。”
嬴遲嘴角浮現冷峻笑意。
這時,李青入殿,恭敬稟報:“啟稟陛下,武安君求見。”
“宣。”
嬴遲回過神來,答道。
“遵旨。”
李青迅速退出。
片刻後,白起帶著獨孤求敗步入大殿。
“臣拜見陛下。”
“獨孤參見秦皇。”
入殿後,兩人隨即俯身行禮。
“平身。”
嬴遲沉聲開口。
目光落在獨孤求敗身上,僅一眼便斷定其修為已達天人境巔峰。
“有趣。”
“白起此次征戰,竟令朕有所收獲。”
“獨孤求敗。”
嬴遲心中暗笑。
對大秦而言,隨著歲月流轉,國力漸強,未來敵手亦將愈發強勁。
強者、賢才、天賦異稟者,皆為大秦所求。
昔日,獨孤求敗乃當世頂尖高手,若非受限於世界層級,本可攀至更高境界。
恰逢此時,嬴遲正是引導他突破桎梏之人。
“啟稟陛下。”
“臣率軍討伐西夏,如今西夏覆滅,國主已被蒙武斬殺,皇室儘入牢獄。”
白起奏捷。
“甚好。”
“西夏既滅,隨後便是宋。”
“朕交付之事,可已完成?”
嬴遲神色平靜發問。
“陛下儘可放心。”
“臣已命魏冉統率十萬大軍攻宋,必如期兵臨少林,讓叛逆無路可逃。”
白起當即回道。
“有你在旁,朕甚感寬慰。”
嬴遲微笑嘉獎。
以往,即便嬴遲擁有五軍營,仍需親自調遣,因無人能勝任主帥。
諸將雖各有專長,卻難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