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淩晨才睡,馮樂陶依舊在生物鐘的強製開機下醒了。
睜開粘在一起的眼睛皮,抓了抓睡亂的頭發,躺在床上伸著懶腰。左手碰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側頭看向手邊,是昨晚趙清安帶來的木盒。
伸手將盒子拿到眼前,手指順著蓋子上的圖案移動,像是在撫摸愛人的臉龐笑得甜蜜,“清安雕刻桃子的手藝越來越好了。”
木盒上的桃子是專屬於馮樂陶一個人的印記,整個木盒打磨得十分光滑,可見是被人用心做好的。
其實不用打開她也知道裡麵都有些什麼,一本記錄著趙清安這一年裡的生活樂聞和一份驚喜。
當年趙家搬離京城時,從來沒離開過清安哥哥的小樂陶打包自己的行李哭著要一起走,兩家家長勸了好久都沒用,直到小清安答應日日都給她打電話才勉強哄住。
小孩子的承諾在現實麵前被殘忍撕碎,電話不是打了就能聯係上的,信件更是需要長時間的等待。
他們隻能用紙筆記錄下對彼此的思念,從幼稚反複的直白,到含蓄內斂的妄想,一本本堆放在房間的角落。
交換日記的活動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本子裡記錄的心事越來越少,生活瑣事卻越來越多。
連續翻了幾頁,本子裡寫的日常很詳細但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內容。
馮樂陶開始懷疑那看著正經的趙清安是不是背著她有兩本日記,不過她不敢求證,因為她有三本。
馮樂陶合上本子,從木盒裡拿出最後一件物品,是一個有些粗糙的紅色瓷杯。
從杯子倒出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杯子出窯的日期和來曆,這是一個趙清安外出考察時在當地的工廠親手做出來的杯子。
顏如霞進來時就看到她女兒坐在床上舉著醜杯子在傻樂,她在心裡冷笑,沒出息隻敢搞暗戀的倒黴孩子。
“咳~”
沉浸在快樂裡的馮樂陶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心跳慢半拍,手上的杯子沒拿穩掉在膝蓋上,雖然有被子的緩衝依舊嚇得她嗷了一嗓子。
“媽媽!你嚇到我了。”還好還好,杯子沒事。
馮樂陶將手邊的東西收進盒子裡,掀開被子下床,正想和她的好媽媽來個早安抱,但被拒絕了。
打定主意要收拾女兒的顏如霞在沒有出招前拒絕任何糖衣炮彈,她高傲地抬起下巴眼皮下壓輕飄飄地留下一句,‘下來吃早餐’便走了。
沒抱到好媽媽的馮樂陶絲毫沒察覺到有什麼不對,她媽嫌棄她沒刷過牙前的擁抱那是常有的事。
樂嗬嗬地哼著歌下樓,她的好媽媽已經在餐桌上等著了。
母女倆隻會簡單的煮點麵食,每年家裡阿姨放假都會準備一些餃子包子放著,除此之外想吃點好的隻能去外麵吃。
今天的早餐就是一夜沒睡好的顏如霞從外麵帶回來的油條豆漿兩碗肉粥。
馮家的餐桌上沒有食不言的規矩,馮樂陶邊吃邊和她的好媽媽打聽昨晚又見到了多少大領導,聽著顏如霞講述昨晚表演時遇到的各種狀況、趣事,她樂得喝著豆漿都嗆了一下。
連著咳了幾聲,馮樂陶像是想起什麼,站起來從廚房裡提出一捆臘腸興奮地和好媽媽提議,“奶奶做的臘腸,我們中午煎來夾麵包片吃,好不好!”
顏如霞放下手上的筷子搖頭,“大過年的,彆給消防同誌找事情。”去年女兒也是這樣說的,結果就是重裝了半個廚房,全靠消防同誌來得及時才能保住剩下的半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