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絕大多數外國觀眾而言,他們可能並不完全理解影片中關於華國這一時期的種種隱喻,但情感共鳴是共通的。
他們都能體會到那種壓抑與無奈。
時代更迭所帶來的痛苦,宛如無形的枷鎖,束縛著每一個奮力掙紮的靈魂。
除了情緒外,在座的影評人和記者也都看懂了導演掩藏在劇情背後的各種炫技。
大量的遠景和全景鏡頭,凸顯出傳統與現代的撕裂。
頻繁的麵部特寫,狂熱地捕捉眼角的淚痕、抽搐的嘴角、空洞的眼神,進一步強化了角色精神崩潰的漸進過程。
“這個演員和這個導演都是瘋子。”
羅伯特的眼角浮現出一抹讚歎,拿起筆開始在本子上刷刷刷的記錄。r.tree》的導演非常大膽,在電影的前半段,為了增強影片的真實感,采用了大量的手持跟拍攝影。
而在樹瘋癲後,鏡頭轉為固定機位,畫麵傾斜、失焦,營造出超現實的視覺壓迫感。】
【除此之外,畫麵的構圖也非常有意思。現實場景多采用冷灰色調,以黑、灰、白為主,渲染出農村的壓抑氛圍。
而在幻覺場景則采用了高飽和暖色,如血紅天空、橙黃礦燈。】
在角落的另一處,影評人艾斯特同樣一臉激動的寫到:
【瘋狂,扭曲,撕裂,就是我對這部影片最直觀的感覺。】r.tree》的導演蘇絕對是一位天才,他擅長運用超現實的符號堆砌,手法上接近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巧妙地將現實與夢境無縫銜接,創造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觀影體驗。
影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隱喻,從樹的下跪到夢境中的弑父,無不揭示著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力與掙紮。】
除了這些專業的影評人和記者,負責審查的評委也被電影中陳澤驚人的表演和蘇浩有些癲狂的導演手法所吸引。
南東·安艾提更是瞪大著眼睛看著屏幕,嘴裡的口香糖都忘記了咀嚼。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一個半小時的影片走到了最後。
大屏幕上,樹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一個人漫步在田埂之上,直到消失在鏡頭之中……
全片結束。
燈光亮起,沒有任何的聲音。
靜。
死一片的寂靜。
李懷斌和陳澤等人麵麵相覷,心頓時涼了半截。
就在李懷斌想要站起來救場時。
“嘩嘩嘩——!”azing!”
“unbeievabe!”
“我喜歡這種敘述。”
南東·安艾提站起來,同身邊的蘇浩握了握手。
“祝賀你,蘇!你拍了一部非常好的電影。”
“謝謝您,安艾提先生。”
蘇浩非常的謙虛,握完手,餘光瞄了一眼台下。
不少影評人和記者,手都拍紅了,有的甚至眼淚都流出來了。
“……”
不是吧,大哥們。
有點太誇張了吧。
不就是10張富蘭克林嘛,有必要這麼敬業?r.tree》的主創團隊登場。”
掌聲更熱烈了。
“上去吧,蘇。”
安艾提拍了拍蘇浩的肩膀:“接下來是屬於你的時間了。”
蘇浩看了眼安艾提濕潤的眼眶,好家夥,沒想到這老頭也是一個戲精。
走上主席台,主持人向在場的所有人依次介紹,導演蘇浩,監製李繼軍,主演陳澤,林沁……
站在台上,蘇浩簡單的掃了一眼,沒有一家國內的媒體。
也是,這個時候國內對於威尼斯電影節的關注度還非常的少,再加上本次電影節隻有他們一部華國電影,《o!樹先生》本身也不出名,沒有名導和大導演的加持。
吸引不了國內媒體的關注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