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米蘭並不炎熱,寶格麗大酒店最頂層的會議室更是非常的涼爽,但是此時的蘇浩,背後卻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蘇浩,我是華影集團此行的談判專家崔世民,你現在不要慌。”
耳機裡,突然傳來了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
“彆忘了,你和aureia之間是有協議在的,迪士尼沒有更換導演的權力。”
“他們隻是想讓你感到壓力,從而在談判中讓步。”
蘇浩冷靜了下來,他掃了一眼會議室。
迪士尼的人麵無表情,aureia的人站在一旁保持著禮貌的微笑。
他看了眼正低頭扣手的安德烈亞,沒有回答約翰遜,笑罵道:“安德烈亞,老朋友來了,連水都不準備一下嗎?”
安德烈亞一愣,笑道:“怎麼可能,蘇。要喝點什麼?”
“紅茶吧。”
蘇浩頓了頓,說道:“你這裡應該有吧。”
“當然。”
安德烈亞笑了笑,扭頭對喬治·約翰遜說道:“約翰遜先生,談判還沒開始,先進來休息一下吧。”
約翰遜臉色一僵,瞬間恢複平靜。
“當然。”
在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像《泰坦尼克號》一樣,電影還沒立項,aureia作為甲方就已經花出去了一億米刀。
也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光是前期的籌備工作就需要三年。
也從來沒有一部電影,會選擇一名二十一歲的華國人作為導演。
所以,他要穩住。
九月九日下午三點,談判正式開始。
“約翰遜先生,蘇先生,張先生”
安德烈亞率先開口:“在開始會議之前,約翰遜先生代表迪士尼提供了一份異議希望華影集團能夠解釋一下。”
張德忠神情一凜:“請說。”
“根據華國的官方數據,華國在2000年的銀幕不足2000塊,請問張先生,如果將《泰坦尼克號》做成合拍片,如何保證足夠的票房收入?”
張德忠從助手那裡接過一份資料:“去年我們的銀幕確實非常的少,但是現在我們華國的電影正在進行市場化改革,相信不久後就可以看到成效。”
“約翰遜先生,安德烈亞先生,我在這裡可以向在座的各位保證,在《泰坦尼克號》上映之前,華國境內的銀幕不會低於七千塊。”
“不知道這的答案,約翰遜先生是否滿意?”
約翰遜回頭和助理商量了一下,點了點頭:“沒有問題了。”
“現在會議正式開始。首先是第一個議題,根據《泰坦尼克號》的項目計劃書,該電影的初步預算暫估在三億米刀,請問各位有沒有異議?”
“沒有。”
“預算通過。下麵進行第二個議題,投資比例的分配。”
安德烈亞繼續說道:“在項目初期,我們aureia在芬坎特裡公司定製了泰坦尼克號客輪,總投資為一億米刀,現在我將其計入項目成本。”
“按照三億刀的總投資額,我方實物投資折算為33.3的股份,剩餘的66.7將由迪士尼和華影集團按比例分擔。請問迪士尼和華影集團對此是否有異議?”
“無異議。”
“好的,通過。”安德烈亞繼續說道:“根據雙方提交的合同草案,迪士尼公司負責電影的全球宣傳與發行工作,承擔1.5億米刀,也就是50的投資額。”
“華影集團將負責在華國地區的宣傳與發行,承擔剩餘的5000萬美元,即16.7的股份。這樣的安排,對於大家來說是否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