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升浪中的倉位藝術
上午九點零五分,深圳灣的陽光斜穿過百葉窗,在陳默的工作台上投下斑駁光影。他盯著江源鋰業的分時圖,瞳孔隨股價跳動——52元的新高剛剛定格,股價便如斷繩風箏般墜落,15分鐘內跌至48.2元,成交量柱飆升至昨日全天的70,在60分鐘圖上形成刺眼的綠色巨量柱。
“老張,切到eve2逐筆成交。”陳默的聲音冷靜,手指在鍵盤上敲出ctr+組合鍵,十檔盤口瞬間展開。賣一位置的5萬手壓單如烏雲壓頂,卻在毫秒級刷新中被拆分成無數千手買單逐一吞噬,主動買盤占比始終維持在63以上。
“機構在對倒洗盤。”老張的聲音從耳機傳來,第三屏彈出成交拆解圖,“4848.5元區間,‘機構專用’席位的買入量是賣出量的3倍,和上周大宗交易的47.8元溢價完全匹配。”他圈住幾筆萬手成交,“這些單子都是市價委托,典型的震倉吸籌手法。”
陳默調出籌碼分布圖,鼠標在3840元區間劃出矩形——那裡的籌碼峰高度僅下降5,像一座穩固的基石。而4550元的套牢區籌碼減少20,顯示浮籌正在被有效清理:“底部籌碼鎖定良好,”他喃喃自語,“這種放量下跌不是出貨,是主力在洗走跟風盤。”
周遠山的語音消息突然接入,背景裡傳來證券營業部的嘈雜聲:“打開2020年8月25日的寧德時代分時圖,”他的語速很快,“當時股價振幅15,收盤留長下影,和現在的江源鋰業如出一轍。那次波動後,跟風盤減少80,主力控盤度提升至35。”
陳默的手指在模擬盤上懸停兩秒,調出寧德時代的曆史k線。2020年的那根長下影線後,股價果然展開主升浪。他深吸一口氣,在委托界麵輸入加倉指令:“啟動金字塔加碼,每下跌5加倉10。”鍵盤敲擊聲中,48.5元的成交價確認,倉位從40提升至50,持倉成本微幅升至40.5元——這個價格比5月10日的突破缺口上沿僅高1.3。
“陳哥,td序列計數到11了。”老張的預警聲在11點準時響起,60分鐘圖上的紅色數字閃爍著警示,“九轉序列進入倒數第二階段,曆史上78的案例在第13個計數點後出現調整,調整幅度中位數12。”他調出2021年永興材料的調整案例,股價在信號觸發後回落15,隨後再創新高。
陳默盯著盤口的千手買單,每分鐘3次的市價成交顯示買盤強勁,但td序列的背離信號如芒在背。他的手指在減倉快捷鍵上停頓半秒——不是對趨勢的懷疑,而是對概率的尊重。“減倉20,保留底倉。”49.8元的平倉價鎖定7.3的浮動盈利,倉位回落至30,持倉成本穩定在40.2元,比當前市場平均成本低12。
收市後的龍虎榜驗證了他的判斷:前五席位淨買入2.3億元,機構持倉比例提升至22,“深圳深南大道”席位赫然在列——這是2020年寧德時代主升浪中的核心主力席位。周遠山的新紙條不知何時貼在顯示器右側,鋼筆字跡力透紙背:“19年我在贛鋒鋰業吃過虧,當時滿倉迎接調整,結果被洗出主升浪。記住,金字塔加碼不是賭博,是給利潤上保險。”
陳默摸著紙條上的折痕,想起三個月前中化科技的假突破經曆。那時的他還會因股價波動心跳加速,現在卻能冷靜計算籌碼穿透率:江源鋰業當前的籌碼穿透率45,遠高於30的安全閾值,意味著主力承接了大部分拋壓。
深夜的複盤室裡,老張的機械鍵盤聲與空調的嗡鳴交織。陳默將江源鋰業的量能數據導入自定義模型,5日均量線以25的周增幅穩步上移,每小時成交量波動控製在15以內:“完全符合量能階梯標準,”他對老張說,“這種健康的量能結構,說明主力在有序加倉,而非遊資爆炒。”
老張展示壓力測試結果:“若股價回調至45元,我們的持倉成本40.2元,比籌碼密集區42元低4.3,”他用紅筆圈住成本線,“主力的平均成本在46元左右,往下砸盤隻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主升浪的倉位藝術,本質是風險與收益的動態平衡。”陳默在操盤日誌上寫下,筆尖劃過“td序列”一欄,“當td計數接近九轉,減倉不是恐懼,是給可能的調整留出緩衝帶。就像開車遇到彎道,減速是為了更穩地過彎。”
他調出2021年贛鋒鋰業的調整案例,發現每次td信號後的回調都是加倉良機。這個發現讓他更加確信,當前的操作不是對趨勢的背叛,而是基於曆史概率的最優解。老張突然指著屏幕:“陳哥,鋰礦指數資金淨流入18億元,江源鋰業占比12,機構控盤度模型顯示25,創三個月新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淩晨一點,陳默再次檢查移動止損位——41元,這個由5月10日缺口上沿與黃金分割線共同確定的位置,像一道安全閘門。顯示器右下角的td序列計數跳至12,距離九轉信號觸發僅剩一步。他知道,明天的盤麵將迎來關鍵考驗。
“紀律比預測更重要。”陳默對著黑暗輕聲說,想起周遠山說過的“市場是水,個股是舟”。江源鋰業的籌碼分布圖在屏幕上泛著微光,底部籌碼峰依然堅實,這是他敢於在顛簸中堅守的底氣。
窗外的深圳灣大橋燈火璀璨,陳默卻無心欣賞。他在日誌末尾畫下金字塔模型,三層倉位清晰標注:突破層30、回踩層50、備用層20,最底層用粗線寫下“成本安全邊際”。他不知道九轉信號是否會引發調整,也不確定下一次加倉何時到來,但他清楚,每一次倉位的變化,都是對量能、籌碼、資金三重驗證的結果。
顯示器的微光映出他緊鎖的眉頭,那裡有對市場的敬畏,更有對交易體係的信任。江源鋰業的k線圖在屏幕上靜靜延伸,下一個交易日的集合競價即將開始,而他,已經準備好用倉位紀律,繼續這場充滿博弈的趨勢之旅。
這一晚,工作室的燈光直到淩晨三點才熄滅。陳默在臨睡前最後一次確認環境評分係統:滬深300均線角度18度,vix18.5,鋰礦指數排名市場資金流入第一。這些數據如同穩定的羅盤,指引著他在主升浪的迷霧中穩步前行。
喜歡股市搬運工請大家收藏:()股市搬運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