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完飯後,幾位將軍都走了,劉旭跟新來的這個團的團長政委見了個麵,團長也姓劉,叫劉柏宏,政委叫鐘聖軍,
辛好當初修建建築公司宿舍的時候,就怕以又有人來,修建的多了些,現在貿易公司占用一小部分,剩下的勉強還夠一個團的人住。
本來劉團長的意思是要在庫房那邊搭帳篷住的,劉旭說什麼也不同意,這天寒地凍的,一個薄薄的帳篷根本不行。
而宿舍裡暖氣什麼的都有,由於是現役軍人,劉旭並沒有直接給他們換公司的衣服,隻是每人發了兩套裡邊的保暖內衣之類的東西。生活用品這邊有什麼也都是按標準發的。
中午元方同誌在貿易公司的休息室稍做休息之後就來找劉旭了,這次他拿著一份資料。
“劉先生,你是主要做機械設備的,你看看這份清單,不知道能不能給提供?”
劉旭接過來一看,不由的皺起了眉頭,果然跟自己查資料時的結果一樣,基本上就是曆史上毛熊國援建之前提出的那些要建設的工廠,劉旭大概翻了翻,就將這份清單放在了一邊。
他這個動作讓元方同誌心裡一驚,壞了,難道這些東西運不進來?還是說這些工廠設備沒地方采購?
“元方先生,這些設備我倒是可以采購。但是您能聽聽我的意見嗎?”
“我知道現在國內的情況,急需恢複各項生產,可是我不太清楚,國家有沒有徹底了解過國內各個行業的情況,比如說基礎材料方麵的工廠目前有多少?每年產量又是多少?”
“我看了你們這個清單,我感覺在基礎方麵的投入有些保守了,而且好多工廠如果現在就開始建,有些沒有必要,就比如列舉出來好幾個機械加工廠,因為不成體係,一沒有上遊材料來源,二沒有下遊企業來消耗產品。”
“一個大型製藥廠最少要有一個配套澱粉廠,以目前土地的出產量我們需要多少土地的玉米才能滿足這個澱粉廠一年的需求?”
“還有這些個塑料製品廠,沒有基礎化學工廠,原料從哪裡來?這電線、電纜廠也是沒有相應的基礎化工廠來生產原料,所以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基礎工廠才是關鍵。”
“還有這個汽車廠,一家汽車廠需要二百多家工廠來配套,假如說我們這個汽車廠設計定型一款貨運汽車,配套工廠全部建起來了,但是要是再生產一款轎車,是不是所有的配套廠再建一遍?”
“還有就是按這個年產3萬輛的話,鋼材就需要20萬噸,我們的鋼鐵廠產量夠不夠?質量能不能勝任汽車的需要?”
“而且我看了一下這些鋼鐵企業加起來的年產量才3000萬噸?對於我們這麼大的國家夠用嗎?要知道現在百廢待興,到處都要建設,這鋼鐵是基礎中的基礎。”
“問題還不光這些,這上邊列舉的工廠不少?有沒有一個合理的用人計劃?其實在我看來,我們國家現在最缺的不是這些機械設備而是人,是有理工科,懂技術的懂機械的人才。”
“我們國家現在的文盲率在城市都高達80,農村更是94還多。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用人計劃,一邊培訓一邊又不能太影響農業的生產,這麼多工廠同時上馬必然會從社會上抽取大量的人員進入其中,那糧食生產會不會受影響?”
劉旭還沒說完,元方同誌就有點目瞪口呆了,這些事情其實他們有考慮,但受時代眼光所限又不像劉旭一樣可以作弊。他們以為這樣就是最優的方案了。不過在沒劉旭的情況下確實如此。
“劉先生,那怎麼做也才是最合理的呢?”
“元方先生,我們的情況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同,絕對不能照搬其他國家的經濟政策,不管是西方那些國家還是毛熊國的都不行。一定要走我們自己的,計劃也應該符合目前的情況。”
劉旭站起來從身後拿出一份檔案來,遞了過去。
“這是我們針對目前情況所製定的一份計劃您看看。”
“這份計劃呢我感覺還是比較適合的,首先是從農業出發,農業生產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水,良種和肥料固然重要,但沒水一切都是空談,我們的水澆地不足3成,所以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至少有3萬座水庫的修建。”
“修建水庫的還有兩方麵的考慮,一是抗洪調節水力,二是發電,為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提供能源。”
“水庫的好處很大,多雨季節將水蓄積起來避免洪災又可以發電和灌溉農田,我國大量的山區正是修建水庫的天然場所。”
我國的十萬座大小水庫正是在這二、三十年之間修建起來的,不過曆史上沒有那麼多發電設備,大部分不具備發電的能力。但是現在劉旭不同了,不管多少的發電設備都能提供。
“將來這些大小發電站建成後,不但可以解決當地的用電問題,可以組網向平原的大城市送電,以補充城市工業用電。”
“第二方麵就是掃盲教育,想要大發展就必須要掃除文盲,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利用夜間時間全麵大力掃盲,最起碼要達到小學畢業水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以後工廠的工人選擇就從這些有一定基礎的人中選擇,他們進了工廠以後再進行專業的技能培訓也就相對容易一些。”
“第三就基礎材料工業,第一個五年計劃必須要把我們的材料基礎建好,比如礦產的開采與精選,再到冶煉,這裡邊包括鋼鐵、有色金屬,還有化學基礎工業,三酸兩堿、合成氨、電石乙炔、等等基礎性工業。”
“第四就是建築材料,國家要大力建設,就不能忽略建築,任何一個工廠首先就要建設廠房,建築材料跟不上,就會嚴重製約發展的順利進行。”
“最後呢,就是電力的發展,現在國內的大多數設備都仍停留在蒸汽動力時代,這樣的設備能源浪費嚴重、效率低下、環境汙染嚴重。”
元方同誌一直在翻看劉旭給的資料,而且一邊聽他解釋,一邊結合著資料上的數據,不過看到數據時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劉先生,這個鋼鐵廠的數據是對的嗎?”
“對,我計劃建設7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每家建設20座2000立方米的煉鋼高爐,全部投產後,年產量應該是剛不到3億噸左右的樣子吧。”
“水泥的話大概是270家年產300萬噸的工廠,全部投產後預計年產8億噸吧。電力的話首先將在北方建設80個火力發電廠。也就是每個地級市有一個,有大型工廠的還要多建設一座。”
喜歡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請大家收藏:()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