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
元方先生吃驚的說道,不由的愣愣想著劉旭的話,難道幾十年後真的會這樣嗎?
“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種方式,明年我這個建築公司將會升級成建工集團,將會新開好多工廠,到時候我計劃就以另外一種方式來運營。”
元方先生聽到這裡不由的眼睛一亮,趕緊問道:
“什麼方式?”
“那就是全民持股,工廠裡任何一個人都將持有這個工廠的股份,當然,他們拿到的股份隻有分紅權而沒有決策權,而股權比例也要做出規定,出資者的占股比例不得大於普通股的三倍。”
“按照《資本論》的觀點,工廠主占有生產資料才能形成對其他人的剝削,你們的公私合營不也是為了避免資本快速向個人轉移嗎?那麼如果一個工廠或企業全民持有股份,他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這樣的企業更具競爭力,當全持股的情況下,大家都是工廠的主人,你老板到了年底能夠拿到分紅,我一普通工人也能,這樣企業的凝聚力更強,大家都會以廠為家,工廠做的好,大家自然收入就高,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元方先生沒有說話,隻是在思考著。
劉旭這時又說道:
“元方先生回去儘快促成向毛熊的出口,因為再有十幾天就是西方最重要聖誕節了,這些東西都是能夠大賣的。還有,我們要創收外彙就不要隻在毛熊這邊想辦法。港島那邊我們可以找代理人走私啊。”
“這麼緊俏的貨,到時候那邊恐怕不比毛熊這邊少多少?”
說起這個來,這群人又能笑了起來,因為劉旭帶來的物資實在是太驚豔了,沒見一群老毛子看哪個都想帶走的樣子。
......
元方先生帶著一肚子疑問走了,劉旭不知道的是,元方先生和葉部長到京城後,直接來到行政院這邊找到少山先生來彙報這一次的收獲。
“喲,元方同誌、鬱年同誌回來了,這趟收獲怎麼樣?劉先生能夠提供什麼物資啊?”
“哈哈,我們是吃了一驚啊。您還是自己看吧,東西太多了。”
葉部長說著就將手裡的圖冊遞了過去。少山先生接過來這厚厚圖冊有點吃驚,怎麼這麼厚?
隨即快速翻看了一遍。
“這後邊標明的數字是什麼?價格嗎?”
“是的,這是跟毛兄定好的價格。”
“這價格不高啊?”
“哈哈,少山同誌,單位是米金。”
“就比如那個二極管,一隻要50米金,按現在的彙率,就是200盧布,rb。劉先生三折供貨,我們就有的利潤。而且這東西是消耗品,我估計以後做好了就不會缺外彙嘍。”
“那貨源怎麼樣,有那麼大的量嗎?”
“這一點毛熊的人也問了,劉先生倒是非常肯定的說能保證。”
隨後,元方先生又彙報了臨走時他跟劉旭就企業性質的討論,聽完以後,少山先生站起來在屋子裡慢慢走著,思考著這個問題。突然停下腳步,就帶著兩人去大首長處。
......
劉旭回到辦公室不久,周澤洋敲門進來說裕大紗廠和成豐紗廠來人想見見劉旭。劉旭一愣,自己沒打過交道啊。
“把人請進來吧。”
片刻後,一個個頭不高的中年人跟在周澤洋的身後走了進來。
“你好,你好,你是劉先生吧,我是裕大紗廠的掌櫃王長貴,這位是寶豐紗廠的掌櫃陳偉孝。有事求到您這兒了。”
“哎,可不要這麼說有什麼求不求的,兩位掌櫃先說說是什麼事,我看能幫上忙嗎?”
“是這樣,國內今年一直缺棉花,哎,我們兩個廠子今年就跟沒開一樣啊,我打聽到上次的棉花是您給弄回來的,所以我想問問,看還不能再給弄點。”
劉旭聽了挺吃驚,上次自己弄回來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