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太液池,大首長的居所燈火通明。
可是屋內氣氛卻有些壓抑,地上掉落了幾本書,那是大首長剛才聽到彙報後一生氣就將手中的書扔了出去。
“少山啊,這件事必須徹查。如果情況屬實,必須要嚴懲。”
“還有,以後沒有你我的同意,任何人不得去騷擾劉先生。濱海政治部那些人讓他們去研究黨史吧。”
少山先生也是歎口氣。
“這才輕鬆下來幾天啊,這些不好苗頭是哪裡都是,有嫌棄待遇低的,有嫌車不好的,有嫌住的宅子太小的,還有休老婆的,現在這貪汙腐敗都來了,看來我們還是要加強教育啊。”
“確實啊,這次劉先生那邊恐怕要你親自去一趟嘍。”
少山先生也點點說道:
“我也正有此意啊。”
第二天,劉旭昨天緊急采購的東西已經到貨了,劉旭想著還是不要以自己的名義去送了。想了想還是要通了皇市長的電話。
“皇市長,我這裡給治河工程的工人準備了些物資,包括一批糧食,想著皇市長安排一下給工人都送過去。”
“劉先生,這怎麼好意思,哎.....”
“皇市長就不要跟我客氣了,咱們得抓緊時間,畢竟都是工人急需的東西。”
“這個事情我出麵有些不太合適,濱海區署那邊怎麼也繞不過去的,你這樣,我給李副書記打個電話,有他出麵咱們再去就說的通了。”
劉旭想了想也是,他突然想起了資料上這位李副書記在揭發劉、張二人的事情上起到關鍵作用。正是他的堅持,治河工程款和救災糧款發放的賬才得以查下去,那就說明這位李副書記是絕對可靠的。
劉旭沒有再說什麼,而迅速安排將物資裝車,又從自己這邊庫房裝了幾十噸糧食和冷凍肉類。
地委行署的辦公地點是在濱海西邊的楊柳鎮。也正好在他們北上的中間,路過那裡。
劉旭開著一輛普桑來到位於濱海泰安道15號的市府辦公處,接上皇市長後才向著西邊的楊柳鎮開去。
皇市長看到劉旭在開車就把周澤洋趕到後排去了,他自己坐在副駕上。
“皇市長,要不我送你們十輛車吧,我看你們出個門實在不方便。”
“哎...算啦,院裡扔著兩輛噶斯69,隻不過沒有油料呐,再說京城那些個部委什麼的都還沒有呢,我們啊還是要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的。”
“這......隻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嗎?”
“嗬嗬,你不懂,要是我都不以身作則,下麵的人會怎麼樣呢?所以啊,還不如沒有呢,等到國家整體實力上來了再配上民不遲嗎?”
劉發聽到這裡不由的肅然起敬,老一輩的前輩們大多數人心裡裝著的始終都是國家。他們的思維方式好像固化了一樣,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件事對國家有什麼利弊,是真的很少往自身利益去想的。
這樣的胸襟、這樣的氣度也深深感染著劉旭,跟他們接觸多了,劉旭不知道自己也有了這方麵的傾向。
“劉先生,昨天我可是去看了你那些工程車輛的施工,那一台車就頂百十個工人呐,真是厲害。”
“這工程車設計出來不就是為了乾活兒用的嗎。”
“說的也是,明年市裡計劃將市區內的道路全部修一修,然後還有城南的那些野塘都填平了。這樣就能多出不少土地來。”
“早該這樣了,果黨在的時候,不乾點實事兒,那些個低畦野塘一到夏天就是臭水溝,這可都是蚊子的天然居所啊。”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著,時間不長就到了楊柳鎮,到了地方後,皇市長有些納悶的說:
“今天這是誰來了,怎麼這麼多車子。”
原來是地委大院裡邊停了好多車,他們就隻能放在外邊。兩人一起走了進去。
還沒進去的時候劉旭就愣住了,因為他看到一個人,劉旭頓時就激動了起來。這個時刻曾經是夢寐以求的,沒想到在這裡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