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出去轉了一圈,心情很是沉重,因為他感覺自己過來差不多3個月了,除了剛開始的一個月,後來幾乎每天都會有大量的物資運過來,可是感覺收效甚微。
因為剛才出去這一圈,他發現不但老百姓的副食品匱乏,就連衣服也沒有多大變化,該是補丁的還是補丁摞補丁,改是單衣的還是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劉旭歎了一口氣,好像總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是根本問題是什麼呢?是基礎本功的缺失嗎?好像也對,因為沒有原材料大部分工廠無法開工,工人就沒有收入。
可是衣食住行呢?就說吃這一項,是不是要歸罪於土地低下的產出呢?好像也對,因為你要增加副食產量,就必然要先增加糧食產量,要不家禽牲畜吃什麼?
要知道現代飼料的主要原料就是玉米,可糧食產量上不來情況下,再拿出一大部分土地去保證菜籃子不是本末倒置嗎?
劉旭想的腦袋痛,就在他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周澤洋進來了。
“劉先生,水利部宜生部長來訪。”
“什麼?快請。”
劉旭連忙站了起來直奔門口而去。
“你好,是劉先生吧,今天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呐。”
門口站著三個中年人,中間的人看到劉旭後笑著說道。
“部長先生客氣了,能為你們服務才是我的榮幸啊。”
“快裡邊請。”
劉旭說著就側開身子帶幾人進屋,將幾人請到沙發上坐下後,周澤洋給沏好了茶水。
“劉先生,不瞞你說,我們這段時間一直在海河、永定河、潮白河等工地上,看到你的那些工程機械是非常羨慕啊,我們就是為此而來的。”
劉旭總算明白了,原來是看上自己的工程車輛了。
“那個,部長先生啊,真是不好意思,我這些工程車輛明年開春還有大用,可能沒辦法給你用了。”
“啊?那能不能再進口一些呢?”
其中一人開口說道。
“這個可以啊,要多少都有。”
劉旭點頭說道:
“不過,你們得安排人過來學幾天才行啊。”
“哈哈哈,好,實在太感謝了,有就行,我們是為了治淮工程而來的,去年淮河流域發了洪水,老百姓損失慘重啊,僅皖省就淹了一半的地區,就連蚌埠、阜陽等城裡都進了水,豫省、蘇省也是非常慘啊。”
聽到是治淮工程,劉旭憎重的點了點頭。因為他知道一個事情那就是明年修建的潤河集大壩會在三年後的1954年被特大洪水全部衝毀。
這次潰壩是災難性的,造成2千多人的死亡。可劉旭心裡明白,但是嘴上卻不知道怎麼說。
他也不能直接說你們的方案不行,要是按原計劃可是會出大問題的。
“我能看一下你們的方案嗎?”
劉旭想爭取一下。
“可以啊,我們的治理方針是上遊建設水庫,以攔蓄洪水發展水利為目標,中遊則是蓄泄並重,利用湖泊窪地攔蓄洪水,另一方麵整理河槽,下遊則是開辟入海水道,可以讓洪快速入海,當然了,這同時也得加固運河的河道。”
其中一人一邊解釋一邊從公文包中拿出了一份資料來,裡還有在修建的大壩的位置等。
劉旭仔細看著,在圖上找了記憶中那幾座潰壩的大壩位置,又翻看資料上的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