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的事情,劉旭沒有過多關注,因為這方麵他不是很懂,隻是在谘詢了專家以後將所有需要用的東西,儘可能的為這些老前輩準備齊全就可以了。
因為在主位麵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老先輩們靠著鐵錘、鋼釺也修建出了一條條貫穿全國的大動脈。
他相信這個位麵有了他的幫助,隻會比另一個位麵更加容易。而且劉旭還將一份重寶交給了鐵道部門的人員。
那就是50年代之後所修建的11.4萬公裡的鐵路規劃、勘探資料,而且每條鐵路都標注了修建的難點,還有當年修建過程所遇到的困難,然後還給出了幾種解決的方案,應該采取哪種方法解決最為優。
劉旭沒有給出的就剩下了高鐵,這個東西現在不適合,劉旭計劃看情況,要是發展順利沒準30年後就可以開工建設了。
在部裡研究了劉旭的資料後,全部都大吃一驚,這些資料太過寶貴了。就不考慮那些修建時的注意事項,光勘探就不知道要省下多少精力。
因為每一條鐵路都需要地質勘探人員走遍山山水水,最少也得一年乃至數年的時間去收集數據,規劃路線。
現在這些東西可以說全都被劉旭做完了,而且一做就是11.4萬公裡,而現在全國滿打滿算才2.18萬公裡。
這件事報上去後,並不是所有人都報有感激之情的,不少人都懷著自已家裡的秘密被扒光了的感覺來看待問題。
不少人都要求徹查劉旭,最起碼要鬨明白這個人倒底是哪裡來的,背後倒底是哪個國家在支撐著,那些貨物都是來自於哪裡,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最後來自最上層的意見否決了所有人的想法,老人家說:
“當年小本子把全國各地摸了個底兒掉,拿著他們地圖可以直接找仗,誰要有意見誰就出去給國家弄回來幾千萬噸糧食,幾萬件先進的機械設備。”
這些事情,劉旭不清楚,他隻是接到了昌副部長的感謝電話,非常感謝他對鐵路建設的支持。並且表示還想長期大量訂購鐵軌和相應的配件,劉旭表示這些都是小事兒,隻要將清單發過來就可以。
劉旭這兩天並沒有外出,他感覺自己做的還是有點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儘管他已經儘量避免這樣的做法,而且不管在這個位麵還是在後世的位麵也儘量的想方設法去找個做規劃。
劉旭感覺自己需要好好考慮一下,他感覺不管因為什麼自己能夠擁有這樣的能力,那就一定要利用好,機會給了自己,如果因為自己操作不當,耽誤了本來應該取得更高成就的國家那就說不過去了。
劉旭一直到可以穿越之前都是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一員,大概率就是在外邊混幾年然後回家跟著老爹一起賣廢鐵,接著娶個媳婦兒生孩子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可自從能夠穿越之後,他的心態多少有了一些變化,好像不管看誰都有一點優越感,並且自從精神力和本身的能力增長以後,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劉旭感覺自己不能這樣,雖然他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可有時候遇事時的感受和之前完全是不同的心態就能感受的到。
劉旭對自己說這樣不好,一定要改,自己的任務是在這個位麵,最主要的就是讓這個位麵的先輩們少受些苦難。
窮是原罪,物資匱乏是一切苦難的根源。還有就是認知,這個時期出過國的人不多,而且今後二十年也將變的困難。
幾乎所有人都對未來的概念是模糊的,他們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如何去建設,建設到什麼程度才能算心理那種理想的社會。
這一點,在劉旭給建築公司和各大學建築係講課時就有所體現,當劉旭把後世各個城市的宣傳片放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震撼的。
劉旭告訴他們這就是未來暢想中城市模樣的時候,他們想的不是我們能不能建成,而是每個人都熱淚盈眶,因為他們相信,我們肯定能夠建成,隻是我們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去建,我們沒有見過。
想到這裡,劉旭感覺自己應該起到這個作用,而且有責任有義務去告訴他們,去打開他們的眼界。
而且要從各個方麵,雖然說建築是最直觀的,但科技、農業、工業、醫學、教育、航天、軍工等等也都要清楚。
讓他們明白每個行業究竟要走到什麼地步,前方有多少座大山需要去攀爬,也算是有清晰的目標。
可是如何去做呢,劉旭感覺又有些頭痛。他知道任何宣傳形式都不如視頻強,能夠讓人直觀的看到和聽聲音或文字的描述是兩個概念。
想到這裡,乾脆再建個科技館吧,利用沉浸式全景影院的效果向各個階層的人來展示。劉旭越想越感覺可行。
接下來這二十年可以說是國內悶聲發展的大好時候,因為幾乎斷絕了與西方的聯係,雖然與同營的國家聯係不少,但民間交流真的不多。
劉旭想著二、三十年後與西方國家接觸時的場景,當國內的各個企業看到他們曾經仰望的世界居然還在用著他們已經淘汰的技術時的表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什麼玩意兒,還老牌強國呢?就這,我們二十年前就淘汰了。”
“哎,算了吧,本來還想出來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技術呢,結果還不如我們呢。”
“新技術還是不要指望了,看看能不能賣點產品給他們吧。”
劉旭感覺如果屆時真像自己所設想的,那麼自己就不白穿越回來。到時候耳濡目染之下,國人就不再也不會對西方世界抱有仰視的心態,到時候任何人都可以平視甚至是俯視了。
想好以後,劉旭就做出了決定,這個科技館一定要建。
現在前期的工廠建設基本都已經差不多了,隻剩下那個水泥廠還在加班建設中,一個大型攪拌站已經立了起來,並且配套的罐車、泵車都已經到位。在鐵路北邊沒有占用到的地方上圈出一大片土地做為臨時堆放場地,裡邊已經堆滿了各種物資。
現在要建設的工地上,每個單體都在做著第二遍的複核,看看定位和各種數據對不對,並全部做上標記。
天氣也一天天暖和了起來,劉旭現在想著的是招工,可他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這可跟後世不一樣。
那就是春耕,當劉旭聽到建工集團給他的回複時,都有點懵逼,因為這時間跨度居然達到了半個月至一個月的時間。
雖說不至於刀耕火種,但全靠人力耕作的年代,普通農戶甚至連頭牛都沒有,想要幾天時間耕種完成?那是想多了。
劉旭想了想,不行,這絕對不行,必須得想辦法。
喜歡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請大家收藏:()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